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

浦廠國小  三(3)班  吳靜婷  老師:沈京寧

今年的春節,我跟著爸爸、媽媽到老家煙臺過年,那裡的春節和南京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剛蒙蒙亮,各家各戶便起床忙著燒早飯。吃過早飯,小孩子們便跟在大人後面幫著掛燈籠,貼春聯。那裡用的膠不是雙面膠,也不是膠水,而是用麵粉熬的漿糊。先是掛燈籠,把大紅燈籠掛在門的上方,俗稱“高照”意思是“福星高照”然後再貼上春聯。

孩子們跟著大人幹完活後,大人們就會給小孩子們一些獎勵,給他們買鞭炮和許多的糖果。晚上是最熱鬧的了,一大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晚餐,說說笑笑,好熱鬧。可是孩子們早就心不在焉了,盼著吃完飯趕緊放煙花、放鞭炮。天色越來越黑,家家點著燈籠,我和小表妹迫不及待地拿著大舅買的擦炮在院子裡放了起來。這時,村子裡響起了“咚、咚、咚”地響聲,人們陸陸續續地放起煙花爆竹來。我仰著頭望著滿天的煙花,各式各樣,有的像盛開的牡丹,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好看極了。

晚上八點,鞭炮聲少了,大家準時把電視機打開,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也不閒著,一邊看節目,一邊包餃子,準備明天早上的團圓飯,餃子裡除了肉餡,極少數餃子裡面還包上了糖果,兩種餃子混合在一起,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誰吃到包糖果的餃子,就預示著他在明年會有好的運氣。

早上四五點鐘,人們就起床了,放鞭炮,吃早飯。小孩子們便向長輩們拜年,拿壓歲錢。初三以後,親戚朋友開始互相串門拜年。過了正月十五,人們該上班的上班,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