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

爺爺奶奶經常對我說:“你這個‘欣欣’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說得我總是一頭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一次我不禁好奇地問了為什麼。這一問,居然問出了許多我不知道的新東西。

我的家鄉在泰州,泰州的從前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從前人家的孩子沒學上,只有有錢人家的男孩才能去上學,女孩子在7,8歲時就已經開始學會了種地,幹活了。用茅草蓋成的土房子,常常是外面下雨,屋裡跟著下,只能找出盆盆罐罐的器具出來等水。遇到特別大風的時候,那就雪上加霜了,草做的屋頂經不了大風,形成了“通天”的慘象。吃水的問題也很讓人犯難,沒打井的人家只能到河裡去擔水。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一下了雨,或是解完了凍,那可有得受了,又滑又爛,可就這樣的天氣和道路,勞苦的百姓還得要幹活。幹著苦活,還沒得好吃的,吃上一頓米做的飯是極其奢侈的享受。

可是如今的泰州就大不同了。家家蓋起了小樓房,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了。風再大,刮不著,雨再大,淋不著。水泥做的公路,走起來舒坦的很,家家都有電動車,一眨眼的功夫就到地了,路不再那樣漫長,日子不再那樣泥濘。轎車也不再是稀罕的物件了,時不時就有一輛,穿梭於寬闊的大路上。擰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不用再走老遠的路去擔水了。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的人們,精神煥發,越乾越有勁。小孩不再沒學上了,個個都是家裡的寶貝,孩子上學成了家中的頭等大事。

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原來家鄉的變化居然這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