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

年,春節,壓歲錢,都是那么美好,或許壓歲錢不在多少,而在於生活情趣,那么怎么寫一篇作文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1】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么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著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么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徵,是一年裡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裡的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2】

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天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利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裡面有氧氣夾雜著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著聞著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非常鍾愛喝酒。在過年這么重大的日子裡,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著喝著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別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蔥、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著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著新年的溫馨美好。想像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溫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3】

“轟轟轟轟轟”我們在放爆竹,因為新的一年開始了,要以舊換新。

過年時候的氣氛,真可以用“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句來形容!每家每戶在過年的時候,門口總是貼著對聯,家裡不僅貼著“福”,還貼著窗花我知道,“福”在家裡貼是要反貼的,因為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貼福要正著貼。我們家裡貼福的時候可能意思了,那是在我的爺爺家,我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了,白髮蒼蒼,爺爺拿出雙面膠,先貼後揭,可是在揭到的時候把粘住的那一部分也揭掉了,怪不得貼不上去,讓我們都哈哈大笑。

紅色代表革命,也代表快樂,每次過年的時候,大街兩邊的路燈上,都掛著紅燈籠。過年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有一個吃人怪獸,它的名字叫年,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來吃人,為了趕走年獸,人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辦法,年獸怕火光、怕響,於是就用煙花爆竹來年,把年趕走。所以每當年獸來臨的時候,人們就會放煙花爆竹,來驅散邪氣。

每當過年的時候,在遠方的新人就會趕過來和家人團聚,我們家裡過年的時侯可有意思了。我們從新年禮物中得到了一隻帝皇蟹,大鉗上長滿了尖銳的刺,在拿出來的時候,舅舅不小心被刺了一下,然後媽媽又是第二個犧牲者。到了發紅包的時候,外公外婆先發,舅舅舅媽第二,爸爸媽媽最後,接紅包的時候,我雙手接過,再說一聲:“謝謝!”就轉身離去。開始放煙花了,爸爸去點:“轟轟轟——轟轟——轟……”煙花的亮和響不得不讓我們眯著眼、捂著耳朵。媽媽說看著煙花可以許願望,我聽著媽媽的話,默默地許下了願望!

關於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說也說不盡!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俞源老家,近距離親近了傳統的年味。

傳統大年,排第一位的當然是吃的嘍。過年最重要的菜非豬頭莫屬。俗話說:“有錢沒錢,買個豬頭過年”。豬頭雖說其貌不揚,但是豬頭肉卻是傳說中的美味。爺爺用力將煮熟的豬頭掰開,把豬舌頭、豬耳朵、豬拱嘴、豬臉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進嘴裡。哇,那個美味啊,實在沒有辦法找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豬肉燒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級美味。你們知道豆腐是怎么做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首先要把黃豆磨成豆漿,再把豆漿放入大鍋中煮熟。這時,需要“魔術師”--奶奶出場了。只見她把一小勺鹽滷化開,倒進豆漿里,攪拌幾下,過了幾分鐘,豆漿神奇地變成了豆腐腦。奶奶再把豆腐腦倒進一個木框裡,蓋上蓋子,上面壓上石頭,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揭開蓋子,香噴噴的豆腐就新鮮出爐了。

吃飽喝足了,就該去看大戲了。熱鬧的開場鑼鼓後,孫悟空翻著斤斗上場了,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幾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畫著花臉的將軍,穿著鮮艷的鎧甲,背上插著四面小彩旗,神氣極了,正帶領著士兵和敵人激烈地戰鬥;最受大家喜愛的,還是臉上塗著“土豪金”的財神,捧著一個巨大的金元寶,忙著給大伙兒拜年……

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傳統大年。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4】

每當想起那座小村莊,那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就會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家鄉的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要殺豬嘍,殺年豬嘍!”孩子們歡快的呼喚著,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只見大人們把肥豬從豬圈裡趕出來,眾人一齊把豬抬上專用的凳子。一個人抓著豬尾巴,兩個人拽著豬耳朵。在殺豬師傅的忙碌下,過了大半天才將年豬殺好。有些人喜歡吃醃肉,於是就用鹽灑在肉上,這也是年夜飯上的一道美味菜喔。

在除夕前幾日,人們通常都會分工打掃家裡衛生,也會把被子清洗乾淨,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不順心的事。

到了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得團聚在一起,在外打工的兒女也要趕回來,吃上一頓美滋滋的團圓飯。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魚、肉、蝦、八寶飯等等。在每家每戶的年夜飯中,魚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含有“年年有餘”的寓意。吃完了年夜飯,人們還要守歲,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到了十二點,鞭炮聲“噼里啪啦”響個不停,大家都祈禱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

除夕“噼里啪啦”地大笑著走來,又“噼里啪啦”地大笑著離去。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5】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聲近了,學校也開始放假了。今年我們到奶奶家過年的,那裡的年味可濃了,家家戶戶都掛紅燈籠,貼春聯,置辦年貨,買新衣服,買爆竹煙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這年貨是要提前置辦的,在年前十幾天家家戶戶就忙活開了,蒸饅頭、做糕點、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著為過年做各種準備,爺爺奶奶家的一隻年豬有三百來斤重,爺爺請來師傅幫忙宰殺。

走在街上,到處一片喜慶的景象,行人個個興高采烈,路邊的商店也十分熱鬧,還有人拎著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趕回家過年。

除夕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著炒菜,因為今天要給祖先燒紙,以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又忙著貼春聯、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品著美酒,互相干杯,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接著放鞭炮、煙花,夜空在鞭炮與煙花的交織中變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看著這些美麗的煙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爺爺和奶奶都樂了。到了八點,大家開始看春晚的節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給我和小弟弟準備了紅包,說這是壓歲錢。

啊!家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溫馨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年味!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作文【6】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涌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著人們美好的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溫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說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習俗。祖堂的里牆上掛著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著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帶著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