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作文:家鄉菜

第一篇:家鄉菜

我的家鄉在湖南綏寧,那是一塊富饒的寶地,家鄉有一種特色風味的菜,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我的家鄉菜,俗稱臘肉。逢年過節,我都會到爺爺家裡去,每次爺爺都會炒我喜歡的臘肉。製作臘肉,先要用小刀把肉穿個洞,用繩子穿好,掛在樑上,下面是個火爐,爐子裡的火燒的旺旺的,讓煙去燻肉,過幾個月,肉色轉黑的時候,臘肉就做好了。炒臘肉,先要把臘肉放在火裡面燒,在唰乾淨,炒幾分鐘,再放鹽,辣椒,肉就炒好了。

一口咬下去,肉中的油便飛濺出來,肉質細膩、潤滑,有如仙境般,再嚼幾下,肉中富含辣味也出來了,混著那油,又辣又香,吞下肚中,口中的餘味讓人回味無窮。外婆說:“可別只看味好,也要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我想:是啊,臘肉外表不好看,而如此美味,不正是說不要以貌取人嗎?它飽受烈火煎熬,飽受煙火每時每刻的折磨,才有了如此好的味道。我們人生呢?一路走過,有多少困難,是它——臘肉,給了我繼續前進的勇氣,他告訴我,陽光總在風雨後,要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要在困難中鍛鍊自己,而當你突破重重困難之後,必會綻放屬於自己獨特的光彩。

第二篇:家鄉菜

一說到重慶,大家就會想到熱辣辣的火鍋和通紅的菜餚,的確,重慶人就是非常喜歡吃辣。我媽媽是一個地道的重慶人,早年南下創業,吃不慣廣東菜,所以不吃點辣的就吃不下飯,這對於我來說真是稀奇。

我出生在廣東,所以從小就是吃廣東菜,比較清淡,一開始連一點辣椒都不能吃,一吃就肚子痛。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吃火鍋,專門點那種全辣的,我一開始以為沒什麼,一吃才發現我錯了。吃的時候就不必說了,吃完了我才發現桌上到處都是水杯,我的臉紅的可以和西紅柿相比,後來連服務員都笑我,真是沒臉啊!最後回到家,老是叫肚子痛,那天晚上就沒睡好覺。

算一算媽媽來廣東也有二十年了,有時吃點辣的就不行,要么喉嚨痛,要么就上火,現在在飯桌上時不時就嘮叨一句“都成廣東人了”,我無語。後來放暑假了,我們全家回了一趟重慶,在我小舅舅家住。中午吃飯,只見小舅舅端上一盤盤沒有熱氣的菜,媽媽在一旁解釋道這些都是涼拌菜。具體的菜我忘了,但我就記得一樣,就是涼拌通心菜,菜上還鋪滿著辣椒,簡直就是“滿江紅”,我咽了兩口口水,無語。現在想想都覺得害怕。

飯桌上雖然沒有“滿漢全席”的華麗;沒有“八大碗”的氣派;沒有“樓外樓”的精緻。但有的是家鄉的淳樸;有的是家鄉的熱情;有的是家鄉的親情。

看著一桌紅彤彤的菜,我二話沒說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吞,可是很奇怪,我並不覺得有多辣,反而感到挺好吃,連媽媽都忍不住驚嘆。很可惜那次沒去吃火鍋,重慶的火鍋應該更好吃才對。

每當吃辣的菜時,都會想到故鄉,想到故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一口鮮辣的菜可以喚醒一顆赤子之心,一碗滾燙的的湯可以讓我們聽到家鄉的召喚。家鄉菜,是我們向前闖的堅強後盾。

一盤盤鮮紅的菜,代表著一個鮮紅跳動的懷鄉之心。

第三篇:家鄉菜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地方特色。我的家鄉在享有“惠民之州”美譽的“鵝城”——惠州。惠州市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不僅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其客家飲食文化也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家菜。在這“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中,又蘊含著生活的真諦。

酸——

“蘿蔔乾燉雞”是家鄉有特色的酸菜。它酸中帶甜,飄著淡淡的蘿蔔味,嫩滑的雞肉中也飽含著蘿蔔乾的清香。就像生活中有時雖然辛酸,但只要努力,終究會透著清甜。

甜——

“梅菜乾扣肉”是家鄉中甜菜的極品。梅菜是惠州的特產。梅菜脆而不乾,味道香甜,它還有保健作用。就像我們客家人純樸的自然民風。

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這裡的“苦”雖然不能讓人成為“人上人”,但是客家菜中的一道“釀苦瓜”卻能使人清熱下火,清涼解毒,有益身體健康。正所謂“苦盡甘來”。

辣——

“尖椒回鍋肉”是一個廣受歡迎的辣菜。因為它不僅色彩鮮艷,使人食慾大振,辣椒還有防寒、消毒、促進大腸蠕動的功效。辣喻意味客家人的熱情好客,這也是我最喜愛的家鄉菜之一。

我的家鄉菜就像人生一樣,酸甜苦辣在其中,富有內涵。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客家人勤勞勇敢、儉樸厚道、正直善良、團結友愛、熱情好客、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也把我們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發揚光大。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我家鄉做客,品嘗我的家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