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事的作文

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同時,還要寓理於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其中,“經過”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敗的關鍵所在。在國小生的作文里,“經過”部分寫得不具體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國小生的繼續文不感人,平淡乏味,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記事的記敘文可分兩種:寫事和寫活動。

(一)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緻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

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麼活動?為什麼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

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你好!

寫人的作文與寫事的作文區別

在記敘文中,寫人、寫事是最主要的,一般地講,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思想品德不是架空的,一定要通過寫出主人公的具體事情來表現;寫事也離不開寫人,因為事情的發生、發展和人的活動是緊密聯繫的,事情是人做的,寫事就不能不寫到有關的人物。但就一篇文章來說,它是屬於寫事的記敘文,還是屬於寫人的記敘文,若從寫作對象和寫作目的的角度來衡量,還是可以區別開來的。

寫事文章是以事件為記敘描寫的對象,以揭示事件的實質及其對人、對社會所具有的意義為目的的;寫人文章則以人為寫作對象,以表現人物的品質特點為目的的。簡單地說,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著重表現事件的思想意義,可以說它是以寫事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著重表現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則可以說它是以寫人為主的作品。

課文《再見了,親人》,便屬於寫事記敘文。文章記敘了志願軍戰士離朝回國時,在車站與阿媽妮、大嫂、小金花等人話別的情景。寫和阿媽妮話別時,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幾夜沒合眼,給志願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中,冒著炮水給志願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她家裡休養的志願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寫和小金花話別,敘述了這樣一件事:為了救偵察員老王,小金花隨著媽媽冒著危險混進了敵占區,老王被救出來了,媽媽卻犧牲了。寫和大嫂話別,也講了一件事:大嫂為了讓志願軍吃到蔬菜,上山去挖野菜,後山的野菜挖光了,又跑到前沿陣地上最危險的地方挖,結果被敵人的炮彈炸傷成了殘廢。文中雖然寫到了好幾個人物,但文章的寫作對象是事而不是人。阿媽妮、大嫂和小金花是朝鮮老年人、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代表,文章正是通過寫她們的這些具體事例,表現了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情誼,歌頌了中朝兩國人民血肉凝成的偉大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