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700字高中【三篇】

【篇一】

ND-COLOR: #ffffff" color=#ff0000>【篇一】我和媽媽的故事

世界上總有一個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我,世界上總有一種愛讓我們淚流滿面,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便是母愛!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件小事跟媽媽大吵,說她們不懂,說她們古板,說她們封建。事後我們只會說我們現在是青春期,我們是叛逆。而媽媽們何嘗不是為了我們好,怕我們受傷害。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我是一個做任何事都沒有主見的孩子,但事事都要看朋友怎么做。就比如說初三時候,一些中專職高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從小就有一個當護士的夢想,本想著可以去衛校,可媽媽就是不同意。朋友們一個個都去學了專業,學幼師的學幼師,學計算機的學計算機,學會計學會計,而學校只剩下了我,還在和一群學霸在做著對於我來說沒有用的中考複習衝刺。我回家後就和媽媽說我也要去中專,而媽媽只說了一句,你先參加中考,考不上再說去不去中專。而當時的我不夠成熟,就以為媽媽是因為高額的學費不讓我去,從心底里恨毒了媽媽。天真的認為她不喜歡我了。後來我參加了中考,雖然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但我考上了了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我不想去高中,我還想學護士,而媽媽只和我說,媽媽相信你,知道你一定會考上高中的,大專不比中專文憑高嗎?我當時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留下了眼淚。

還記得今年大年初四,我闌尾炎犯了,大半夜媽媽就找人給我送到了醫院,一秒鐘也不離開我,看我憔悴的樣子,媽媽哭了,喃喃自語的說,為什麼有病的不是我?我當時心如刀絞。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掉了下來。不久,我被醫生和護士推進了手術室進行手術的時候,媽媽在外面自責,如果以前她能管著我不讓我吃那些垃圾食品的話,今天我也不能這么遭罪。那個瞬間,我明白了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

現在的我已經高三了,有些事情也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媽媽的諄諄教誨,還有200天我就要經歷人生中第二個大考——高考了。媽媽,我會成功的!

【篇二】揚長避短,方能成功

獵豹在草原上飛馳,雖然只能持續幾十秒,但它將速度發揮到極致,獵物依然手到擒來;梨花綻放於枝頭,雖然沒有鮮艷的色彩,沁人的芬芳,但它將的營養用來豐盈甘甜的果實,依然被人們大加讚賞。

世間萬物都不會完美無缺,每個生靈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讓兔子、松鼠學習游泳,未免有些強人所難。試問鴨子教練:經過汗水的付出,你是否也可以比兔子跑得更快呢?

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而不是每天在“人無完人”的感嘆中虛度光陰。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取得成功。

古有的田忌賽馬的故事。試想,如果田忌執意用自己略遜一籌的馬按順序和對方的快馬、中馬、駑馬比拼,結果必然是三戰皆負。正是由於田忌接受了孫臏的建議,發揮優勢,規避劣勢,才成就了歷這一以智取勝的佳話。

再看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凡是名垂千古之人,大抵都是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化的人。

採菊東籬下的陶潛,上任不足百天即毅然辭官歸隱,因為他看到自己無法立足於封建官場。與其在名利的泥潭中受苦,不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由此,才成就了艷麗的南山菊,美好的桃花源。

行吟西子湖畔的東坡,在身處宮廷鬥爭之時,自請外調杭州,因為他看到自己無法在這險惡的朝堂中自保。由此,在那人間的天堂,有了無數的詩章,有了澤被後世的蘇堤,有了與民同樂的佳話。

韓愈在《師說》中強調“術業有專攻”,我們則應懷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去找尋自己生命中的閃光點。

魯迅棄醫從文,是因為他發現自己有更大的力量用文字將沉睡的國民喚醒;劉翔由跳高改行跨欄,是因為他了解110米欄前才有更廣闊的明天。

當然,揚長避短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不顧自己的缺點而一味炫耀自己的特長,歷恃才傲物的晁錯,一味猖狂的阮籍已經給我們留下了的教訓。我們應該保證自己的弱點不至於阻礙通往成功的道路,將最短的那塊木板修得更加牢靠,我們人生的木桶才可以承載的養分。

揚帆起航,讓我們找到的風向;揚長避短,讓我們的靈魂在邁向成功時熠熠生輝。

這是一篇中規中矩的議論文,文章開篇以獵豹、梨花為例,說明世間萬物都各有所長,應將其所長發揮到極致,盡情展示生命的華彩。寫論述性的文字時用形象化的語言打造開頭,不僅一掃枯燥議論、令人望而生厭的程式,而且收到了高屋建瓴、統攝全篇、引人入勝的效果。文章語言生動,遣詞造句富有文采,古今例子信手拈來,語言流暢自然,有著很強的感染力。特別是在重點論述“揚長避短”的同時,結尾不忘辯證分析,這就使文章邏輯更嚴密,論述更深刻。

【篇三】青春勵志

年輕的時候,我可以毫無顧忌地敢想、敢做、即使是不切實際、即使是滑稽可笑,但是都可以去想、去嘗試,甚至我們可以不顧及太多的後果,因為,那時我們還年輕。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接觸任何人,敢於去愛、敢於去恨,為了自己喜歡的人或物,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即使是到頭來兩手空空、一無所獲都不要緊,因為我們經歷過了,努力過了,我們不會去後悔,因為、那時我們還年輕;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很多的理想和遠大目標,可以把自己放在任何一個社會角色中,覺得自己可能會在一個自己從來不曾想過的地方,做到自己很喜歡的事,跟自己很喜歡的人在一起,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幸福美好的家庭,有很多相當然認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堅持,都能實現的理想目標……我們什麼都敢想,堅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因為,那時我們還年輕。

現在,已經過了愛做夢的年紀,不太喜歡想一些感覺沒有很大意義,又不切實際的事物了;不太會去關心更多跟自己身邊關係不大的人和事;不太會每天稀里糊塗得過的樂呵呵的。

現在,我們感覺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但好像又什麼也做不了;感覺這真的不是我要的生活,不滿足於這樣的生活現狀,卻有種無奈的感覺。

現在,我們開始有很多責任和壓力,又擔心自己會扛不起,開始著急、焦躁、開始急功近利、憤世嫉俗,開始浮想聯翩,在現實面前無奈掙扎。

青春的腳步,逐漸向我們遠去,歲月的痕跡,不斷向我們重現。青春的腳步帶來的是青春的煩惱,這些我們該跟誰去訴說?!

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我們不想讓他們又更多的擔心;朋友是最理解我們的人,我們不用對他們說太多什麼;同學是最可靠的人,我們不願意一直相互訴苦發泄;同事是我們見得最多的人,我們不想彼此了解太多太公開自己的隱私;唯獨戀人、知己一般的戀人才是最懂我們的人,我們能信任,能依賴,能寄託的人,但往往他們是最容易發生變化的人;最後只有自己,理解自己的一切,欣賞自己的一切,掌控自己的一切。青春腳步不待,歲月不停,永遠是變和不變的自己,的,也是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