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800字記敘文作文

生活匯總,與讀書同行,更好地充實自己的生活。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讀書的800字記敘文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學會讀書

古來名人都愛將書比作朋友。金纓有言:“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考爾德也說過:“僅次於選擇益友的,就是選擇好書。”有書為伴,孤獨也是一種享受,寂寞也會感到充實。

古人讀書勤奮刻苦的故事很多。孫敖的“懸樑”,蘇秦的“刺股”,孔子的“韋編三絕”,匡衡的“鑿壁偷光”都是刻苦的典範;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柳永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亦是勤奮的楷模。勤奮,就像一把金色的鑰匙,它能打開知識的寶庫;又像一股飛湍瀑流,能沖開智慧的閘門。

讀書需要選擇。如果被書征服,便如培根所說,把自己的大腦當成草地,任別人的思想如馬蹄一般踐踏。那樣的話,再好的書也將失去魅力和價值。

一本好的書,有如一盞神奇的燈,不過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就像培根說的那樣:“讀書在於造成完全的人格。”當然,還有一部大書,每個人都需要終生不懈地品讀,它就是社會這部活書。盧梭有言:“社會就是書,事實就是教材。”是的,大道理總是蘊含在小故事中:一位丈夫因意外車禍變成植物人,當時他剛剛結婚三年。年輕的妻子以柔弱的雙肩挑起他們生活的全部重擔,並盡一切努力去喚醒丈夫。或許愛心感動了上蒼,20xx年後,丈夫慢慢甦醒,但更加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丈夫喪失了20xx年間所有的記憶,連妻子的面貌也忘得一乾二淨。20xx年啊,20xx年的歲月,就是一個女人的青春,傾注了一個女人的整個愛心!但妻子只是淡淡地說:“我不後悔。我用20xx年的刻尺度量良心,遠比用一生的慚愧譴責良心幸福得多。”――就是這樣一把良心的刻尺,讓我震憾至今。

生活這本書,需要你一字字一句句去咀嚼。美詞佳句要細細品味,幽默之言需含笑領會,名言佳句哲理該悉心揣摩。人生的坎坷可教你學會了承受?生活的打擊可教你學會了堅強?社會的多元可教你學會了選擇?亮麗的美景可教你學會了欣賞?時光的流逝可教你學會了珍惜?……

把生活當作一本書來讀,放出眼光去觀察它,用心靈去感悟它。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埋怨理不清看不懂,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它需要你去慢慢體味。

讀書是享受,把社會和生活當作書來讀,你會領悟更多,獲取更多。

讀書感言

昨天在網上訂購的《隨想錄》,心中不勝喜悅。

不知為何?每次看到有一本新書時,我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有時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那么高興。翻開目錄,呵,150篇文章收納其中,一共有5集,厚厚一本書有662頁,我不覺嚇了一跳。

看了一下,巴金老爺爺的“我在寫作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逐漸認識自己”令我頗有感觸。寫作如同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人生道路。不斷地寫作,在寫作中了解自己,解剖自己。

寫作的意義不一定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以後,俗話說“後車之覆,前車之鑑”。也是把每天的愉快和不愉快都記錄下來,等到以後再翻來看看,或許會十分懷念。歲月荏苒,一過就是20xx年,拿出國小中的日記來看,總會一笑,那每天一行兩行的短語,並沒有因為簡短而失了真性,我似乎仍能回憶起從前的往事。最近學的《往事依依》講得是多么好,是啊,往事依依,可能你曾經難忘的事過了歲月的折磨,布滿了灰塵,再也不記得了,可寫過,便記錄了下來,仿佛撣去灰塵,重見了天日。我也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訂成一本書,現在當然不太會實現,我只是希望,如果真能,就拿這篇文章作為總序好了。

寫作也是一種感情的發泄,好似哭一場,鬧一場,瘋一場。把心中所想所感一字不差地寫下來,一次性,暢快,使人悶在肚中的情感宣洩出來。你會覺得心曠神怡。有時哭、鬧、瘋確實能發泄,但似乎不太合理,讓周圍的人覺得你有病一樣,那就寫出來吧。待到以後看,說不定會有另一種不同的感覺,不必在意表達的形式。因為那只是你的文章,雖然不僅僅屬於你的,但那就是你,真實的你,內心深處的你。可能是一個你熟知的形象,也可能是一個你從未知曉的樣子。

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的成就、成績指指點點的,但那又怎樣,你就是你,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而改變你自己,文章只是你的,你覺得好,就一定好。別人的指責請拋在腦後。你可以我行我素,因為那只是你的文章。巴金老爺爺的文章也曾被別人所指責過,可他並沒有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文章。

我讀書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書就像是一位魔術師,像一瓶催化劑,像母親溫柔的手,使我躁動不安的心頃刻間寧靜如水。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七歲生日那天,爸爸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套注音少兒讀物。那是我有生以來擁有的第一套書,剛上一年級的我捧著書愛不釋手,如獲至寶。在父母的鼓勵下,我藉助拼音學會了自己看書。那小小的書為我打開了另一扇知識的大門,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裡的世界很精彩,有引人入勝、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有意味深長、發人深思的深刻哲理,有......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看書,成為“書呆子”一族。

這不,在學校里,只要一有空,我就會拿出從圖書館或同學那裡借來的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將其它事情拋到九霄雲外。教室里,走廊上,花壇邊都留下了我埋頭看書的影子。每天放學後,我會馬不停蹄地直奔目的地——新華書店,那裡是我的樂園。放下書包,找到要看的書,急忙打開,一頁,兩頁 ,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有時看的時間長了,腿酸腳麻的,乾脆找個角落坐下,也不顧地面有多髒。看到精彩處,我會啞然失笑,甚至會旁若無人“咯咯” 笑出聲來,也全然不顧及旁人投來詫異的目光,依然如痴如醉地看我的書。來接我的爸爸每次少不了要奪下我手中的書,然後生拉硬拽強迫我回家。我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離開書店。

在家裡,儘管媽媽三令五申,做作業、上廁所不準看課外書,可我還是改不了壞習慣。在做作業時,我會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塞一本書在桌下,然後爭分奪秒悄悄地竊讀;上廁所時,我會不失時機地把書裹在衣服里,溜進廁所悠哉悠哉地看。因為看起書來太忘乎所以,結果常常被當場逮個正著,自然少不了挨罵。

看書也讓我付出了代價,讀二年級時我戴上了鏡片厚厚的眼鏡。但我不後悔,因為書,我才認識了憂國憂民的屈原,誨人不倦的孔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精忠報國的岳飛,為國捐軀的黃繼光.......

書永遠是我的朋友。“書呆子”的世界很精彩,我願永遠做一個“書呆子”,永遠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