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抗戰勝利70周年徵文:繼承發揚抗戰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世界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隆重紀念活動。中共中央也專門發出通知,對這一上個世紀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國各級各地予以隆重紀念。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作為一名共青團幹部,作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年輕一代的其中一分子,在特殊的時期寫下這篇紀念文章,主要是想表達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紀念抗戰,我們要牢記歷史,警鐘長鳴,居安思危

70年,對於個人的一生來說,剛好一個花甲,似乎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但對於一個國家的一段歷史來說,卻異常的短暫。人上70,容易健忘,但中華民族70年前那段驚天地、泣鬼神、異常悲壯的抗戰歷史,卻不容許忘記。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70年前的勝利來之不易,代價萬分沉重。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人民都是受害者,而付出的犧牲之大,遭受的苦難之深,當數中國人民為最。結束於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戰,涉及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口,總兵力達1.1億人,軍民傷死9000萬人以上,中國就損失了3500萬軍民。日軍在中國大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目前已發現的“萬人坑”就有近百個。單是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死難者就不下38萬,日本侵略者欠下中國人民的血債罄竹難書。

但是,70年來,日本軍國主義的陰魂始終未散。我們不妨回憶一下,二戰結束至今,日本歷屆政府就從未爽快地承認過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日本政界還不斷有人跳出來為當年的侵華戰爭翻案,甚至有議員稱,“二戰時日本只同美、英交過戰,並未向亞太地區各國發動過侵略戰爭”;他們還竟然企圖抹殺歷史事實,說什麼“日本沒有製造南京大屠殺”、“尉安婦從事的是光榮的職業”等豪無廉恥的話;他們不但拒絕向中國及其他受害國謝罪和賠償,日本首相及公職人員還連年參拜靖國神社,為戰爭罪犯招魂;日本政府有關部門還多次肆意篡改歷史教科書,掩蓋歷史罪證;最近又頻頻滋事,對我釣魚島虎視眈眈,並妄圖染指台海,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嚴重挑釁中國主權和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極端事件……

更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多年來,居然一直在千方百計通過外交途徑和經濟手段謀求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近年更是達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拉攏、行賄,無所不用其極。目的是什麼?用日本外務省的聯合國局某些官員的話說,他們就是要創造一個轉機,以雪無條件投降之恥辱。野心一語道破,暴露無遺。這就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世界愛好和平主持正義的人民,尤其是深受過日本侵略之苦的亞太地區人民的竭力反對。

紀念,是為了認清歷史、正視歷史、記住歷史,在人們慶賀勝利70周年之際,世界還不太平,我們一定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民族防範意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務必常抓不懈,居安思危的警鐘當在中國人民的心中長鳴!

二、紀念抗戰,我們要感謝黨,擁護黨,堅定不移跟著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我們就不可能取得那場偉大戰爭的全面勝利。在7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在國內矛盾尖銳、國家積貧積弱的艱苦條件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百年以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這是中華民族偉大歷史上一次雪洗百年恥辱、開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民族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性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主力,使其既無力北上攻打蘇聯,也難以抽調更多力量南下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決戰。抗日戰爭的勝利對爭取世界和平產生了巨大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國力羸弱的中國在當時才有資格有條件作為戰勝國與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一道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世界政治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又開始贏得世界的尊重。而這一切的改變皆因有了中國共產黨。

鐵的事實證明,無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都是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和中流砥柱。今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紀念抗戰,我們要感謝黨,擁護黨,堅定不移跟著黨。

三、紀念抗戰,我們要弘揚抗戰精神,奮發有為,強勢推進中國的和平崛起

繼承發揚抗日戰爭民族精神,必須牢牢抓住發展的主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落後就要挨打,綜合國力?強就要受辱。一個民族要自強、自立,就要具備強大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強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關鍵在於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此,一座城市、一個區域也是如此。只有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不斷增強,才會有繁榮和富足,才會占據發展的制高點,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當前,我們正處於二十一世紀前20年的戰略機遇期,肩負著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使命,這一前無古人的壯麗事業,既充滿艱辛又充滿希望。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