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中戰友被凍成“石頭”的歷史典故

“長征苦,最苦是雪山草地。”90歲高齡的老紅軍郝毅緩緩地說。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長征中戰友被凍成“石頭”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長征中戰友被凍成“石頭”的歷史典故

採訪中,提到雪山草地,幾乎每一位經歷過長征的老人,都用了一個“苦”字。

爬雪山、過草地,今天已成為人們體驗長征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70多年前紅色大軍的雪山草地之行,卻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夾金山下的磽磧村,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碑矗立山間,與遠處的夾金山遙遙相望。

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夾金山,被當地藏族同胞視為“連鳥兒也難以飛過”的神山,也是長征中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1師4團作為全軍先遣隊來到夾金山下,拉開了長征路上最為悲壯的行程的序幕。

“那天是農曆五月初四,他們從山上下來時,穿的衣服五顏六色,什麼樣式都有。人都很瘦,差不多皮包骨頭了。”回憶起紅軍到達四川小金縣達維鎮的情景,92歲的張紹全至今記得很清楚,“來自南方的紅軍戰士身著破爛的單衣,打滿血泡的腳上纏著乾樹皮……”

“實在冷得不行,大家就人靠人擠在一起。繼續行軍時,總有一些戰友再也不能起來。”當時只有19歲的郝毅說。

有一天,郝毅實在走不動了,朦朧間看見前面有一塊大石頭,就把小包袱放在上面,想坐下來歇息一會兒。誰知,剛一坐下,大石頭就歪倒了——原來是前面部隊犧牲的戰友,身子已經僵硬了。

老紅軍劉承萬提起過雪山,仍忍不住悲痛的淚水:“好多戰友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許多人凍僵了,滑倒後像炮彈一樣飛出去,在冰崖下沒了蹤影。”

黨嶺山是長征路上紅軍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當時,老紅軍劉洪才剛滿21歲。

“黨嶺山,黨嶺山,上下總有二百三,終年積雪無人煙,十人上山九不還。”劉洪才跟著部隊走到山下,好心的藏族同胞前來勸阻:上去的人不是陷在冰穴里活活凍死餓死,就是被“山妖”抓去連屍體都找不到……

夜幕降臨,劉洪才和戰友們擠在雪洞裡,用體溫相互取暖,極度疲勞的他們睡著了……

“第二天,我們醒來了,只有副班長還躺著,一動不動。我喊了兩聲,他也不理。”劉洪才過去一推,才知道副班長已經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