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痛苦——《青銅葵花》有感

讀過這本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固執的青銅和惹人憐愛的葵花兩個人的身影還在我的腦海中徘徊……

這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在她年幼時就失去了母愛,她與她的爸爸來到一個叫大麥地的地方,但是,她們剛來不久,她的爸爸就因失足掉進了河裡。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不認識一個人,由於父母都是孤兒,自己一個親人也沒有了,沒有人可以依賴,葵花很孤獨,是那種一隻鳥擁有萬里天空卻找不到另一隻鳥的孤獨;是那種一條魚擁有一片廣闊的海洋卻找不到另一條魚的孤獨。

她成了一個孤兒,與她爸爸一同前來的叔叔阿姨們決定把她寄養到這裡的農民家裡。這件事情被剛剛與葵花建立起友誼的啞巴青銅聽到了。因為青銅是啞巴,村裡的小孩都嘲笑他,孤立他,他也非常的孤獨,一隻鳥獨自擁有天空的孤獨;一條魚獨自擁有河流的孤獨;一匹馬獨自擁有草原的孤獨。他在大家眼中是一個聰明絕頂、行為卻十分古怪的啞巴。第二天早上他跟他的家人說想要領養葵花做自己的妹妹,大人們都沉默了,說不知道青銅家是最窮的,再有一個孩子,經濟是首要問題啊!大人們自然是喜歡葵花的,但他們不得不考慮家裡的條件,畢竟葵花是一個好女孩,誰都不願虧欠她。青銅激動的用手比劃著名,告訴他的家人自己是多么想讓葵花成為自己的妹妹,告訴他的家人,自己寧願少吃點飯,多幹些活,不再嚷嚷著吃肉,過年不穿新衣服也要葵花成為自己的妹妹。終於,奶奶發話了,她說就算再怎么窮也要養活這閨女。奶奶的這句話就像是一棵救命稻草,一家人徑直去了葵花所在的那顆大榆樹下。就這樣,因為這一個特別的機緣,使他們成了最親的兄妹。

葵花到了上學的年齡時,家裡毫不猶豫的拿出了原本給青銅上學準備的錢;有馬戲團來時,青銅讓葵花騎在自己的肩上,寧願自己什麼也看不見也不會讓葵花空歡喜一場;葵花上、下學青銅親自牽著牛去接她、送她,雖然路很遠,但他毫無怨言;因為葵花的學習很好,每次成績單下來時,他們便將緊皺的眉頭鬆開,疲憊的臉上頓時神采奕奕;葵花的學校舉行聯歡會時,青銅特地為葵花準備的用冰做的項鍊;因為家裡窮,葵花不想浪費家裡的油燈,跑到別人家裡寫作業,可後來被拒絕了,青銅知道後,捕了好多螢火蟲來為葵花照明;那年乾旱時,青銅為葵花捕野鴨,家裡沒錢買糧食,奶奶去了當鋪把自己帶了一輩子的耳環當了。

青銅一家對葵花的好,鄰居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可就在這時,葵花以前居住的那個城市的市長派人要把她接回去,這個訊息對青銅一家和葵花來說,簡直就是個噩耗。想想他們曾經一起度過的每一天;想想他們一起艱難的度過的洪災、乾旱;想想他們一家最困難時,奶奶又病倒了,葵花背著家裡偷偷去縣裡撿銀杏賣錢;想想他們在乾旱時,因沒錢買糧食,奶奶把她帶了一輩子的耳環去當鋪當掉了,青銅一家為了葵花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傾家蕩產也不肯委屈葵花,簡直是把心都掏出來給了葵花,葵花也從心底戀上了這個貧窮卻給了她無限溫暖的家。可是最後葵花還是被領走了,葵花走時還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哥哥,那喊聲幾近是撕心裂肺。

葵花是幸福的,因為她遇到了青銅一家,葵花又是不幸的,因為她最後還是與他們分別了。相比之下,我們平時就因考試沒考好而掉“金豆子”顯得多么微不足道。

苦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大自然的突然襲擊、個人心靈上了疾風驟雨。我很喜歡封底上的一段話:“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痛苦,痛苦就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是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強者。”可不是嘛,以前的人們面臨的苦難是戰爭,如今的少年面對的困難時競爭壓力,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必須要經歷苦難,如果一塊石頭沒有經過雕刻師的精雕細琢,沒有忍受這痛苦,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座令每個人都讚嘆不覺的雕像;如果一隻雛鷹沒有經過三番兩次撕心裂肺痛苦的磨練,它就成為不了天空中的王者;如果一個人不經歷苦難的鍛鍊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青銅葵花》這本書對於現如今的思想、生活無疑逆向的,現在的人都在盼望自己會一帆風順,盼望苦難永遠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但“玉不琢,不成器”沒有苦難的磨練,你就不可能在人群中閃閃發光,不可能做得了人生的霸主,更不可能走向任何一條成功之路!所以,讓我們正視苦難,重新審視苦難,看清它並不是醜陋的,而是美麗的,正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從原來不起眼的石頭變成一個閃閃發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