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

曾經依偎在母親“翅膀”下的小女孩,如今終於長大了。對於外面的世界,她充滿了好奇與憧憬,她不顧一切的奔向外面那個自由,快樂的世界。臨走前,她說:“我保證能堅持一個月再回來。”於是,她滿懷“豪情”的走出了家門,離開了母親的屁護。

空氣是如此的清新,一個人的世界是如此的自由。沒有了父母的嘮叨,沒有了家中的沉悶氣氛,沒有繁重的課業,女孩沉浸在自由的喜悅中……

面對著陌生的城市,人群,女孩發現,自己以前只是從“泡泡”里看世界,看到的都是“七彩”的美景,如今泡泡破滅了,留給自己的只是一片灰色,真實的天地。她開始想家了,想念以前在母親的呵護下度過的無憂無慮的日子。沒有風浪,沒有孤獨,更沒有辛酸……時過境遷,當初的自由變成了孤獨,當初的喜悅變成了無奈。此時的女孩才明白,家,才是溫馨的港灣。

雖然很想回家,但倔強的女孩卻不想認輸,“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她想起臨行前自己的豪言壯語,於是任孤獨占據著整個心靈,任酸楚侵占頭腦的每個角落,自己則“享受”著倔強帶給自己的痛苦、孤獨帶給自己的壓抑。每個疲憊的時刻,她都會想起以前母親遞過來的咖啡;每個害怕的時刻,她都會想起以前父親鼓勵的話。於是女孩咽下每一顆眼淚。

終於在一個月後的傍晚,女孩撥通了那個她早已在心裡默默重複了n遍的電話號碼。“餵……”母親的聲音從電話那邊清晰的出現。“媽媽!”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只有心靈的寬慰與愉悅。“明天回來吧!”“好!”掛上電話,對明天的嚮往,比起當初憧憬自由的感覺還要開心,那種感覺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

第二天踏上汽車的一剎那,女孩竟長長出了一口氣,這讓女孩瞬間安靜下來。這時她才發現,自己就像是被父母放上天的風箏,不管自己飛多遠,多高,自己和父母總有一根“心線”相連,拉不斷。想起父母像雨傘一樣無私的為自己遮風擋雨,不問是否值得,都義無反顧。女孩笑了,她輕輕地閉上眼睛,小聲地叫了一聲那平常又非凡的稱呼:爸爸,媽媽。然後,她在心底開始背誦那首精緻的短詩:母愛,是系在心頭的線,拉得越久越遠,心就越痛……

想念

感覺特別的空虛。我這幾天特別的想燕兒。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看了韓寒的文章的緣故吧。也或許是其他的東西引起了我的感觸。

想起來她走了有好久了,她的長相已經模糊了。也許就想韓寒說的那樣。人就是這樣先忘掉一個人的長相,然後在慢慢的望掉一個人的名字。如果有一天她站在我的面前我甚至不敢保證我可以認出她。具體我也不知道想她什麼啊。可能是內心有點空虛吧。

可能我已經忘記了,她已經走了,走了好久了。那不是離開。而是從我的世界裡走出去了。可能我已經忘了,我們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黑夜下暢談了。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們已經不能在寒風中一起馳騁了。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們不能一起去吃貴州米線了。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在也不可能幫你整理抽屜了。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們已經不能再一起嬉笑著去上音樂課了。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在也不能在你生病的時候遞上我的問候。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在也不能在你生日的時候送上我精心準備的禮物。可能我已經忘記了,我在也不能在那個靜謐的天台聽你給我唱歌了。

我似乎不知道,一切都沒了。還沉浸在那種美好之中。

我想我不需要全身而退。偶爾回憶一下。真的會給我一些安慰。我曾今也快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