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核能的新認識

一次偶然的發現,讓我知道了“核電站”的存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在網上了解它……

原來,我們現在所知道“核電站”是第三代系統,之前還有第一代、第二代,經過層層修改我們才採用第三代系統,然而更方便的第四代系統也已經有了明確的構思、設計,這項計畫的實現大概在2030年左右,它能滿足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極少的廢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風險低、防止核擴散等基本要求,能夠大大減少核事故的發生,避免再次發生“車諾比核電事故”。

目前,人類實際套用的主要能源還是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生存、發展、進步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們更加注重生存的環境和生存的空間的質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想像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化石能源經過長期的開採,其中的資源已經日趨枯竭,早已不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套用,而核能最主要的套用就是核能發電。

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中國等十個國家都在運用“核能”。美國是世界核電發展的先驅。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政府開始考慮重啟核能,為了刺激核電企業的熱情,相繼出台了多項促進第三和第四代核電反應堆項目開發的優惠政策,而人民民眾的支持也日漸增長。

同美、蘇、英、法相比,日本在發展核電方面是個後起的國家。由於日本能源資源缺乏,工業發展較快,能源的持續穩定供應一直是日本政府最關注的問題。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是歐洲核電技術發展最早的國家,1954年,俄羅斯在奧布寧斯克廠址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在此後,俄羅斯以較高速度和巨大規模發展了核電事業。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有二十三台在運核電機組,五台正在修建。此外,韓國也正在通過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積極推進進軍海外核電市場的計畫,韓國政府表明,將繼續推動國核心電出口產業化,力爭成為繼法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大核電大國。

我們的祖國——中國,目前資源豐富,自然資源總量世界第七,能源資源總量世界第三,可采量世界第三,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核電工業起步較晚,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但是經濟發展迅速,也使中國擺脫了“東亞病夫”的稱號。

核能是非再生能源,也就是不可再生能源,用掉一點便少一點,所以,我們在享受它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也要適當的節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