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我能行

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範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一次次地震把家庭拆散,像死神一般可怕帶走一個個生命,我們無力改變這些災難,但可以去避免。那么地震了我們該怎么辦,下面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最有影響力的是唐山地震,它的慘痛教訓給人們造成了恐震心理。但是請不要畏懼地震,用樂觀的心去對待地震,只要有地震常識,相信你一定能度過難關!

地震像平常的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有前兆的。比如在震前有異常的動物就有幾十種,空中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無處不在。我們可以觀察它們才預測地震。比如狗開始狂叫、亂咬;牛、馬、驢、騾驚慌不安、不進廄、不進食;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獃、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魚在水面上亂跳……

在地震前我們要做好平時的準備工作,這是將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條件。例如在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再備好較厚實的拖鞋,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傷人;隨身攜帶水、餅乾、口罩、急救醫藥箱等必備用品,這些不起眼的物品,在地震中的效果可是極大的!經常召開家庭會議,教育領導幼兒防震的知識,進行地震演習……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了,地震安全的保障就多了點。

也許你會問:地震我們逃避不了死亡嗎?我會否定。地震時假如你的行為鎮定自若,就會獲得安全,躲過災難,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死亡。首先如果時間短暫無法逃離,不要以為已經是死路一條,我們可以尋找避震空間,躲到堅固的桌子或床下,或窄小的地方衛生間,切記不能在床上,窗戶下。地震時,還要儘量採取一些可以保護自己的姿勢,比如: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導致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口鼻進異物,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地震時還不能跳樓,坐電梯,互相擁擠等,這么做只是徒勞……知道了那么多,你還對地震充滿恐懼嗎?這總結出正確使用防震方法,堅強面對地震災害是抵抗地震的良方!

讓我們珍惜生命,學習防震減災,防患於未來,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