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麗江古鎮

七月慵懶的陽光,把我送到古鎮麗江。快到麗江時,才發現那裡的天氣很無常,細雨不斷。但天氣總的挺涼快,未進鎮內,就給了人們一個好心情。

車子停了下來,在古鎮旁安排好了住宿,我們一行人就徒步進了古鎮。到那兒時,已近晚飯的時間,我們匆匆趕往了美食條街。我們顯然來晚了,店裡面都已經擠滿了人,滿桌食品的熱氣伴著嘈雜的人聲升騰起來,成為了整條街的主鏇律。我們在人群中艱難地移著步,在一個稍空閒些的店鋪里安頓了下來。女店主帶著微笑過來招呼我們,遞給我們幾份選單,裡面全是一些對於我們來說很新奇的東西。“你覺得這幾款米線哪個好些?”媽媽看著選單隨口問我。“當熱(然)越巨(貴)越好。”我操著常熟土語漫不經心地回答道。沒想到,一旁的女店主突然插話說:“你們是江南那邊的人吧,越巨(貴)越好。”她把我的話原樣重複了一遍。“我也是那邊的人,我是浙江紹興的。”我靜靜地聽著她這幾句自白,我能感受到她心裡的激動。我們特地點了當地的名吃“麗江粑粑”,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甜大餅”,但它的麵粉發酵得很軟,裡面嵌了一層豆沙,吃起來甜而不膩。納西烤魚,放在平底鍋里烘烤得表層又脆又香,伴著紅椒的辛辣味。在這些食品里,我同時感受到了雲南熱辣的氣息和江南細膩的味道。

天色漸漸暗了—點,但還尋得見一些光亮,我們漫步在熱鬧的北大街上。街旁的河道,河邊的垂柳,店鋪門前掛著的紅燈籠,直讓人想起溫柔的江南。可是這裡又是不同的。石板鋪成的街道很寬敞,比江南的小巷大氣得多。道路兩旁,在那些個納西族的木頭屋中,不時飄來手撕氂牛肉的野味,各個服裝店裡折射出的都是一些熱烈的、曠野的色調,手工藝品上處處可以找到原始的東巴文字的痕跡。這都是江南所不具備的。從各種民族服裝店裡,不斷湧出一些披著披肩的婦女,那些跳躍的顏色,讓人很自然地融進當地的氛圍中去。空氣中,到處瀰漫著一股雲南小粒咖啡的醇香味,引人迷醉。前方不遠處的四方街上正舉行著篝火晚會,穿著鮮艷的民族服飾的年輕男女們圍著篝火跳著熱烈奔放的舞蹈,遊客們手中舉著火把,火光照亮了他們洋溢著忘我和憧憬的笑臉。從四方街向右拐一個彎,就來到了酒吧一條街。這裡河道變寬,原本很窄的路現在變得更加難於移步了。一個個開放式的酒吧就分布在河道的兩邊,透著燈光望進去,酒吧里已坐滿了第一批趕來的客人。坐在流水兩邊,伴著燭光,看著納西族小姑娘載歌載舞,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浪漫的情調。前方的河道里漂來了一片粉紅色的蓮花燈,那裡面的星星之火在夜幕下閃閃發光,它們載著一片沉甸甸的希望,漂向我的身後……

天已經徹底暗下來了,酒吧一條街卻依舊亮如白晝。我們從滿是披肩的人群中走了出來,望到了古鎮的出口。我回望了一下沉浸在燈紅酒綠中的麗江古鎮,眼前卻呈現出了另一幅畫面,那白天壯觀的玉龍雪山,此刻已隱匿在北方黑色的天幕下了。

我一直想用一個字來描繪麗江——“野”。是的,野的景,野的字,野的人,野的心。在這樣的大環境裡,我羨慕並無限敬重於這樣—份心境,我今天還依舊能夠感受到。我想像著走入麗江的鄉野樵夫的家中,得到他們淳樸簡陋的歡迎,聽著那些高原上的人們唱出宏亮高亢的草原歌曲,講著阿詩瑪與阿黑哥的愛情故事,笑談著納西人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發展歷史。那是怎樣的快意。

但是我在那些流光溢彩的酒吧里,也看到了一種文化到商業的過渡。當文化的愉悅,被金錢的殷實慢慢代替,發展下去會是怎樣的情景……但願只是我的多慮。我希望,有一片蠻荒之地,乖戾的人不會尋見,無聊的人不會察覺,只有你我,在那片荒野里遇見,相視一笑,擦肩而過,那天的風將成為我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