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印象——麗江

從大理出發,汽車在蜿蜒盤曲的公路上飛馳了整整半天,才到達目的地麗江。

初來麗江,會覺得這個小城還保留著一份原始的滄桑。這裡的民居住宅很有特色,青磚青瓦,向上微翹的屋檐上還臥著一隻石貔貅,木門兩旁的對聯也都是用少數民族的象形文字書寫而成的。

這裡的天空純淨得不含雜質,若隱若現的明星與地面上的燈紅酒綠相呼應。落日的餘暉眷戀著大地。向遠處眺望,寧靜的湖泊宛如一隻明亮的眸子,蕩漾著千絲柔情。群山掩映著萬物,仿佛一條巨龍匍匐、雄踞著大地,又似乎是投擲一顆石子於水中,激起的千層浪花。當地人把終年不化、高深莫測的雪山尊為神,在古老的傳說中,雪山更是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或許,只有永恆不滅的太陽知道謎底,只有強健有力的金雕親吻過雪山之顛,只有大自然真正領略過蒼茫群山。

休息了半天,蓄足了精神氣。在附近兜兜轉轉,終於找到了古城區。這時人並不多,不過越往裡走越熱鬧。這裡巷子頗多,青石板拼湊的路面並不寬敞,兩邊的店鋪卻十分繁華,各色各樣的小商鋪,經營著各種銀飾、玉飾、小玩意、特產,供不應求。路邊偶有民間歌手在彈唱,曲風安靜沉穩,末了也只是將禮帽往路中央一放,不吆喝也不攛掇。布依族的女孩在店門口學著打制銀器,我朝她看去,她便回過頭來朝我一笑,質樸得惹人憐愛。這裡雖然繁華,建築的特色卻從古代一直保留到現在。一條窄窄的河道串聯了整座古城,若再飄灑幾點菸雨,倒是像極了江南水鄉。

邊走邊看,肚子也有些餓了。奶油煎餅的香味勾起了我的食慾。那賣煎餅的阿婆倒也有趣,操著一口濃重的鄉音,熟絡地用各種好吃的點心招待你。要是說好吃,你得多買點;要是不喜歡,阿婆也不生氣,笑眯眯地給你挑其他東西。我咬一口煎餅,頓時唇齒間流連著一股香甜,混著芝麻的香味,不一會兒一塊煎餅就下了肚。

夜幕完完全全地降臨了,中心的廣場上又一次熱鬧起來。有民間藝人展示著傳統的樂器,也有用現代工藝做出的植物精油氤氳著馥郁的花香。路口處飄蕩著安詳、平和的民族歌曲,餐吧里卻傳出動感的電子音樂。身著民族服裝的老人、孩子們與從四面八方遠道而來的遊客們一起歡唱、舞蹈著,一切都是那么融洽、和諧,宛如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站在一個小攤旁,撥弄著叮咚作響的龍風鈴。質樸的花紋和古老的工藝讓人情不自禁地喜歡。也許,歷史悠久的古典文化是龍鈴,而新潮的現代工藝則是風鈴,只有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奏出最美妙的樂章。而這正像麗江一樣,古典的馨香與時代的氣息完美地交織在一起,才成就了這讓人流連忘返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