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拉薩

忙裡偷閒,總喜歡獨處一隅,沏杯清茶,捧一卷書或是荷鋤庭院,靜靜一任時光漫捲,或是品讀,或是勞作,或是思索,或是回味,或是什麼也不想,這便是一種難得的奢望與幸福或是一種快樂。

心動已不易,感動已是很難。

拉薩,三千雲夢,夢縈魂牽,終於重回夢中的故園。正午時分,驕陽似火,碧空萬里,湛藍的天空更覺其魅無窮,或是身心具藍,真有一種融化在其中的感覺。傍晚的拉薩,星星剛露面,四下里雲層便潛滋暗涌,午夜時分便遮蓋滿天,不久便電閃雷鳴,冰雹和著暴雨,傾瀉而下,甚是暢快淋漓。

清晨雲開雨霽,好一片清涼世界,如同我心。

佛無所相,隨眾生心。明淨悠遠的藍,無與言表,仿佛可掬,卻又怕觸之欲碎,聖潔之下,唯有雄偉壯麗可言之。

拉薩,lhasa,即“神聖之地”,由藏王松贊乾布所建,瑪布山從天而降,拉薩全城拱衛,布達拉宮巍然屹立,歷經千三百餘年的歲月洗滌,依然燦爛而神秘。

布達拉,梵文“普陀洛迦”,即“慈航普渡”的意思。

布達拉宮以瑪布山,即“紅山”山體為基,以石壘砌,以木為脊,依山而建,雪域之白,天藍、地黃、火紅、水綠薰染烘托,將佛教“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展現得淋漓盡致,由此也成為西藏建築藝術和宗教文化的象徵。

不負如來不負卿,瑪吉阿米因倉央嘉措的情歌而成名,倉央嘉措卻因瑪吉阿米而迷情。“瑪吉阿米”,即“少女”的意思。

再一次來到瑪吉阿米樓頂,俯瞰人群的往來,八廓街環繞大昭寺一圈,東街和南街一覽無餘。一群衣衫襤褸的佛子,雖灰塵滿面,卻一臉的虔誠,從早到晚,無論天晴或是下雨,一步一拜,五體投地,充滿安詳與淡然。不覺之間已然心動,覺得那就是自己,與此同時也有一種想哭泣的幸福與感動!

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或許這也才是追尋生命永恆的不二法門!

於是決定再次登臨布達拉宮。

輕輕轉動轉經筒,便覺時光在指尖流動。依山而上的石階一側堆滿了瑪尼石,石上鐫刻著晦澀難懂的經文,傳說這些古老瑪尼石記載的是梵文密語,承載的是佛陀無上的般諾智慧。一路上都有虔誠的佛子,正用他們的身體丈量著去來生死的輪迴。

自己何嘗又不是在歷經輪迴?

恍惚間覺得時間和空間都凝固在布達拉宮的宮殿里,喃喃的誦經聲在酥油香與橙黃燈影之間滲入心田,感覺自己如一縷燈光,一粒微塵,充盈而愉悅,平靜而渺小。

靈魂如風,塵緣若夢;

娑婆有淚,捫心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