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勝景,浮生一夢

曾因紅樓勝景徹夜難眠,茶飯不思。然此實系太虛幻境,人間安求?有幸得此機會,來欣賞這被後人鼎贊“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的大觀園。時至今日,仍是留戀。

該園位於宣武區西南隅護城河畔。門前街心有一周身龜裂的青梗巨石若怪獸蹲於雕欄玉砌之台上,石上有文曰“補天遺”,筆力遒勁。踏上青石台階,想一覽這人間仙境。亭台軒榭,構思精妙絕倫;桃李盛開,幽幽芳草處有人一品香茗。我隨處拍照,身邊好友結伴,處處美景,竟不知欲去何處。

來到秋爽齋,牌匾提有“桐剪秋風”,此處亦是賈探春的住處。濃郁的書香氣息,頗有閒雲野鶴般的風格。曾在《紅樓夢》一書中看到過曹雪芹對秋爽齋的描述,四面出廊,流角飛檐,臨沁芳溪,顯出主人公探春素喜闊朗,精明能幹的性格。優美典雅而不富麗堂皇,極富清爽之“月夜聽雨”之感。深得其主探春的秉性,因為其才高性潔,不慕權貴,不屈己,不乾人,故其居所別樹風格。

不遠處,沁芳亭絲柳輕拂碧水,宛若瓊閣。難怪瀟湘妃子要於此重建桃“花詩社”。隔著脈脈溪流,與瀟湘館相望。

我獨鍾意於瀟湘館。可能因為我的黛玉情結,為這個“斑竹一枝千滴淚”的可憐人兒的鐘愛;亦或是被書中“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的意象吸引,迫不及待想步入瀟湘妃子伴隨著修竹、詩書、幽怨、孤獨和淚水,度過一生之地。鳳尾森森,龍吟細細,一片翠竹環繞,愁腸百結。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想到妃子葬花,不禁悲從中來。

瀟湘館後,惜春暖香塢院內紅蓼花深,清波風寒;東邊稻香村,其主青春守寡而駐守山野田園風光的院落披上世人給予的榮光,終不能掩蓋其身世之苦;怡紅院極盡雍容華貴,這花柳繁華之地,富貴溫柔之鄉終難掩蓋“遺紅怨”之無奈……可惜這終究不是雪芹筆下的夢中紅樓。沒了明麗少女們的嬌笑嬉戲,沒了多情公子的痴纏廝混,紅樓閨人的兒女情長,我也只能在這小橋流水,畫棟樓閣中體會。

走過閨人的樓閣住所,也終究走不過她們心上。看過大觀園的紅樓勝景,卻只能感嘆浮生一夢。月夜聞笛的淒清,獨守空閨的寂寞,雍容華貴的虛假,千年痴心的遺恨,終究也只是一夢。一夢,就是幾個世紀。

向來對紅學感興趣卻又一知半解,在大觀園中確有更深的體會。正值留戀之際,暮色當頭,只能匆匆別過——我夢中的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