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遊記

清明長假,我們全家到了龜山遊玩。

從東門進去,首先是一大堆台階,少說也有一千級,爬上去的感覺是一個字:累。爬了一半台階後,指示牌終於出現了,可是只有觀波亭。觀波亭就是一個小亭子,我們在那裡休息了一會,又繼續爬。

又爬了幾百級台階,終於到風景區了。這裡有個“獨占鰲頭”。獨占鰲頭是一座雕塑,上面有一個上身是魚的人手持利劍,還有一隻斷了尾巴的烏龜,那隻烏魚的頭面向那個魚。這裡還有一個故事:遠古時代,龜山腳下有一海眼,整日噴水不斷,終為一片汪洋,周圍百姓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得知此情況後,派龍王去睹住海眼,於是龍王讓九個兒子去睹住海眼,九龍歷盡磨難未能睹住,龍王大怒,要重罰九龍。此時龜山龜王現身,讓九位夫人左手蓮花右手持劍砍掉自己的尾巴,睹住海眼。九龍與九位夫人為感激龜王的獻身精神,自願在龜山陪伴龜王,於是化作九龍石和鳳尾石,朝夕相伴(此介紹位於九龍石)。

繼續走,路上出現了十二生肖的石像。一直到豬,我們來到了一座寺廟前。進入寺廟,我們看到了九龍石和其他樓。從後門出去,又繼續走,到了桃園。桃花開了。穿過桃園,我們又回到寺廟前門。

我們再次穿過寺廟,朝另一個方向走,來到瞭望龍洞入口。從入口進去,望龍洞可真深呀,走了幾百級台階才下去。從望龍洞一直走,到了通天洞。通天洞前邊一點好走,到了後邊,每個台階之間只能橫放一隻腳,角度非常高,一直通到山頂,於是我們沒爬,又返回到望龍洞。望龍洞有一個出口,可是我們沒從那裡出去,而是從通天峽出去。通天峽很高,但是比通天洞好一些。從通天峽出去,再走一段路,就回到望龍洞入口了。我們在附近長時間地休息了一會兒。

我們原路返回,最後從東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