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年級優秀作文10篇

《格列佛遊記》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年級優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一

《格列佛遊記》是英國的斯威夫特最著名的作品。小說以辛辣的諷刺和誇張的想像,講述了格列佛環遊四方的經歷。

第一次,格列佛乘著“羚羊號”僥倖來到小人國。那裡的人民身高只有六英寸,而且國王和大臣們貪婪、殘忍,黨派之間互相傾軋,與鄰國戰火不斷。正是這一點,也反映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

第二次,格列佛又乘“冒險號”意外落在巨人國內,而在這裡民風淳樸,處於完全自然的狀態。但他的主人和小保姆卻是一個鮮明的對比:一個是仁慈寬厚的小保姆,另一個則是自私自利的農夫。

第三次又因為航中遭匪,留在飛島國。這兒的人喜歡用數字和音樂語言來表達思想。然而又借殘酷霸道的殖民主義者:國王,揭示了現實的宗教紛爭。

最後一次,他來到了慧馬國。這一個國度使我非常喜歡。所以在格列佛到過的四個國度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慧馬國了!在那裡,馬變成了最有理性,也是最高貴的動物,並且也是統治者。而另一種像人一樣的動物“耶胡”則是貪婪蠻橫的。慧馬在他們的語言中不存在罪惡這類的詞,但耶胡卻造就了它們。他們之間都是真實的,在那裡盜匪、律師、政客等腐敗的人。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卻常常發生:拐賣兒童、搶劫銀行、打官司、殺人等等一些險惡的事情。殺人案、搶劫案、拐賣案、販毒案以及xx案。這么多的罪案,都是緣於大家心中的不純潔、嫉妒還有貪婪而造成的。

雖然,在學習中、在課堂上、在家庭里,老師、父母總是一再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即使這樣,有人不上當卻使別人上他的當,在乘車時,受過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可真的有哪個老人沒有了座,也並沒有幾個人能站起來,沒有人會提醒一下。既然都在聽了卻沒有做到,這比不會的還要憎恨。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嗎?

希望這個世界能像慧馬國一樣,大家的心靈都是純潔的,不受他人侵犯。所以,大家應從現在開始,多一份愛心,多一份真誠吧!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二

在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閱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天特的《格列佛遊記》,書中描述了熱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他前後經過了大大小小的國家。

書中冒險的大人國、小人國那離奇古怪的風光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1720xx年,格列佛到泛舟北美,正巧在慧馬國認識了仁慈、誠實、友誼的慧馬。因為在這個世界中沒有“謊言”和“欺騙”。他們完全不懂得什麼是“欺騙”,也不信任任何“謊言”。因為在他們的國家裡一切都是真誠的。格列佛在這次旅行中,得到了慧馬的幫助,格列佛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離開時更是依依不捨。

在慧馬國里,有用管別人說的話是真是假,無論說什麼都是真誠的話語。可是在我們的社會中,往往有一些謊言的存在,比如說:有的人利用幾句美言來騙取一些人的金錢;有的人拐賣兒童來牟取暴利等,這些人都是可恥的。我們長大一定要做誠實的人,在學校和生活中老師和家長也經常教育我們,不要隨意去欺騙別人,更不要輕易受到別人的矇騙,要學會保護自己。由此讓我想起了一則故事:華盛頓的爸爸給了他一把小斧頭,他想看看斧頭鋒利嗎?於是就把爸爸的“心血”----櫻桃樹給砍了,爸爸得知後大發雷霆,後來華盛頓知錯就改,擁得了爸爸的寬容,不但沒有打他,而且表揚了他知錯就改的精神。華盛頓這樣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通過讀這本書,我受益非淺,盼望著我們的社會也像慧馬國和華盛頓那誠懇的精神一樣,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讓我們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三

暑假我讀了一部荒誕、奇特、滑稽的小說,那就是英國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格列佛遊記》。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外科醫生,名叫格列佛。他多次隨船出海航行。在航行中,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奇妙的冒險旅程。在小人國里,格列佛一隻手可以托起幾十個人,一張口可以喝一桶酒,撒一泡尿可以把大火撲滅,為了運送他,小人國竟用了幾千匹馬。在大人國,他被人裝進口袋裡,當做寵物一樣飼養,農夫的手帕蓋在他的身上就成了船帆一樣的被單。在飛島國,那裡與世隔絕,人們只知道思考。在慧馬國里,主人是非常聰明的馬,而人成了下等動物……作者用非常生動而幽默語言演繹了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時而驚心動魄,時而令人嘆為觀止。

雖然故事荒誕奇特,但在這故事的背後卻表現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在小人國里,人們重視學校教育。他們建立了不同種類的學校,適合不同身份的公民去學習。學校里的規定有序而嚴格,不論男孩女孩、貴族和平民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學會自己穿衣;孩子們一起玩耍時必須要有以為老師或者助教陪在身邊,以免染上壞習慣。另外小人國里人人生活富裕,沒有一個乞丐。這在當時18世紀的英國,是不可能的。

我很敬佩作者喬納森的想像力,能用如此巧妙的方法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感謝他帶我經歷了美妙的思想旅行。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四

7月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週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20xx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裡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

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無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

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五

這幾個月,我讀了一本名叫《格列佛遊記》的書。

它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主要寫格列佛先後4次旅行的情景。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風暴,船被打翻了,他漂流到了小人國,在小人國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高大威猛的巨人,格列佛以至於稍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臣民,甚至他的小便就輕易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個小人才可以做。他可以讓小人國臣民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強大的。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於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裡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就連彈鋼琴也要站在非常高的凳子上,並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狠狠 地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成食物吃了。在那裡,蒼蠅蚊子是他的大天敵,冰雹暴風雨好像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非常的霸道,要是誰敢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打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築和燃燒液體後,一向霸道的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裡的人就好像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畜生!

讀了這本名叫《格列佛遊記》的書,我感到了當時18世紀英國的黑暗和腐敗。但格列佛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可格列佛卻不同,他遇到困難堅持不懈,沉著面對,真的非常值得我學習。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六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說的,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人的一生離不開書,想要進步就要多看書讀書。

署假中,我看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格列佛遊記》。看到名字後,我覺得他只講遊記。

這本書是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一共由四部分組成:小人國”、“大人國”、“飛島”“ 巫人島”和“ 慧駰國”(“智馬國”)的虛構國度的離奇經歷。其中我喜歡小人國的片段: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航程途遇險,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 小人國的風俗習慣。在格列佛幫助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斯古”,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 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出不來夫斯古帝國,後來平安回到 英國.

小人國這一章讓我感受到格列佛的堅持體現在他們遇險,他沒有放棄而是死裡逃生。如果是我會等死;我還感受他的機智,他懂得自大尿如河。

這本書是以格列佛遊記來辛辣的諷刺、批判了英國的內政與外交政策。每到一個國家,通過人物性格,旅途遭遇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陳腐和不可救藥的社會本質。

書到這就完了,沒想到他還借遊記來諷刺當時英國社會,高爾基說的果真沒錯,讀完感覺知識又上了一階梯。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七

以前坐爸爸的車,經常聽一首名叫《水手》的歌,有時候會幻想自己也是一名水手,出海遠航,看遍世界上各個地方。可惜我太小了,不能實現這個願望,好在可以通過看書,來彌補這個遺憾。

這個暑假,我借了一本《格列佛遊記》,跟著他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真是大開眼界!

格列佛是一位英國的外科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熱愛旅行的冒險家,因為一次出行遇到海上風暴,他輾轉流浪到了好多神奇的地方,遇到了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讓我非常感興趣他的經歷。

格列佛海上遇險後,漂流到了小人國,成了當地人的俘虜。小人國的居民只有他手指那么長,其實他可以輕易逃脫,甚至打敗這個國家的,作威作福。但是善良的格列佛沒有這么做,而是與小人國的居民平等友好的交流,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巨人”去欺負他們。他的善良贏得了小人們的尊重,他們給他提供食物,他為他們驅趕外國侵略者,成為了小人國的大英雄—“那達克”。

格列佛並沒有在小人國長期停留,他又開始了他的冒險,又去了巨人國,這裡的人都有一棟樓那么高,他幾乎成為了寵物;之後他又來到了飛島國,這裡的人有好多奇妙的想法,卻不願意踏踏實實做事,充滿了空想;他還去了慧馬國,這裡的主人是有智慧的馬,太神奇了!

經歷了長時間的旅行,格列佛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我好羨慕他,有著這么豐富的經歷。小夥伴們,如果你們也沒有太多機會出去旅行,不妨讀一讀這一本《格列佛遊記》,跟著他去見識奇幻世界吧。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八

冒險,是人類最渴望的一筆強大的精神財富。它激勵著許許多多的人學會做人,學會勇敢,學會臨危不懼、隨機應變的能力。今天,讓我們走進作家齊納森·斯威夫特的世界,感受主人公格列佛的奇妙旅程。

這本書名叫《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這篇小說以豐富的想像、簡單而又質樸的語言、辛辣的諷刺手法對18世紀的英國議會制度、司法制度和殖民政策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

雖然這是一本諷刺小說,但我卻從中讀出了許多。我讀出了主人公格里佛的勇敢機智,讀出了格列佛在小人國的朋友瑞智沙的忠心耿耿、同舟共濟的精神,讀出了小人國國王的死板教條,也讀出了大人國國民的聰明才幹。

這本書記載的四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小人國遊記》了,這一部分寫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的一系列遭遇。由於他態度溫順,小人國國王便恢復了他的自由。可能你們會問:“這個國王挺好的啊?”哈哈,那可就錯了。雖然國王熱情款待他,但內心可是野心勃勃的呢!他倚靠格列佛的龐大身軀,便想成就一番霸業,讓戰敗的布萊夫斯庫的國民們都成為他的奴隸。看到這裡,我不禁氣憤起來,打敗侵略者還說得過去,可是讓別的國家的無辜老百姓成為亡國奴,這也太沒人性了吧!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情節,我就不一一透露了,如果你想知道的話,自己來看看吧!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九

《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其小說中充滿幻想的情節讓這部小說名垂後世,把每一個都帶向幻想的王國。

大約在三百年前,有一個叫格列佛航海醫生,跟隨艦船旅行,好幾次都因為失事而流落他鄉。在小人國,他被居民們稱作“巨人山”,能一隻手拖動五十艘戰艦,每次用餐時都要幾百名廚師為他做飯。住在一個小房子裡,每天有成千萬人來看他,格列佛還差點被激動的人們用箭射瞎眼。到了大人國,格列佛就成了小不點,被一個富農主人帶到全國各地去展覽、表演,賺金幣。格列佛在大人國吃盡了苦頭——不停地表演,之後又被王后用一千金幣買來,成天在小木箱裡,稍一不慎還會遭到老鼠、蜜蜂的攻擊,最後費盡千辛萬苦才回到英國。他認為自己天生就是漂泊的命。這不,他又到了懸在半空中的飛島國,這裡的人只懂數學和音樂,其餘的一竅不通,他們在這兩項的成就比我們要高好多,我們的發現還不足他們的三分之一。最有趣的是慧馬國了,這裡的統治者是一群高尚的馬兒們,而人類是一種愛搞破壞、噁心的、供慧馬們使喚的畜生,被稱作“野胡”。格列佛的學習力強及外貌奇特令慧馬們倍感懷疑,格列佛在慧馬國住了幾年多才回到英國,他不僅學會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馬國四個國家的語言,還依靠販賣四個國家的特產賺足了錢,足以讓他養家餬口了!

合上這本書,真是讓我感慨萬分,格列佛這個人敢闖敢拼,一心只想著去外面看看世界,他在家中一天都待不下去,只想出去。可到了外面又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他拒絕高官厚祿,只求能繼續闖下去,只求能回家照顧家人。可現在有了網路,許多人那份敢闖敢拼的勁頭已經被網路衝散了!本文中,不管人們對格列佛待遇有多么優厚,格列佛都婉言拒絕,因為他知道還有更多冒險在等著他。

格列佛的旅行仍在繼續……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十

在暑假的這幾天裡,我讀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就是《格列佛遊記》,這是英國諷刺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傑出的遊記體諷刺小說,這本書通過主人公格列佛的鏡頭來敘述他自己週遊四國的奇特經歷。雖然讀來很有趣味性,但仔細體會,其中還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作者那傑出的諷刺手法讓我讚嘆不已、感觸極深。

主人公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受過良好教育,為自己的祖國而自豪,愛為祖國打抱不平。並且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但他本質上其實一個平庸的人,而作者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其中他到小人國和大人國的歷程給我留下的印象極其深刻。格列佛對這兩個國家的態度形成了分外鮮明的對比。在小人國,國民是他身體的十二分之一。格列佛仗著自己身體優勢,神氣十足得意揚揚,每天都狠狠灌下一大堆食物,卻不知道這些食物夠那裡的國民吃幾個星期啊。小人們十分畏懼他,讓他吃飽喝足卻又暗中利用他和鄰國開戰。站在小人們中間,格列佛仿佛成了一座巨人山……然而在大人國里卻恰恰相反:大人國國民的身體是格列佛的12倍!他再也不敢得意了,在小人國里的那副神氣跑到了九霄雲外。低頭哈腰,在那裡是平常的事,因為只要有人把他拎起來輕輕一扔,那可就完蛋了!作者通過格列佛的歷險暗諷當時的英國社會的政治。顯然這是在說明,當時英國社會十分黑暗,作者以格列佛為例子,形象地寫出了像格列佛這樣的人對上級阿諛奉承、低眉順眼;對部下卻使權弄勢、趾高氣揚。在上級腳下他們點頭哈腰,活像一隻小寵物;可對待部下不屑一顧,以為自己成了巨人。這種人真應該遭到唾棄!

在《格列佛遊記》這本書里,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別樣的諷刺手法,其中既有暗諷也有進行直接的諷刺。作者斯威福特的獨特寫作風格,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讀過這本書,我感到十分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