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讀後感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城。他在幸福的家庭里長大,聰明而富有創見。

馬丁青年時期就攻讀神學,先後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神學院。

當他在美國北方求學時,他驚奇地發現,他可以自由地和白人學生交談和往來,並可任意進入城裡的餐廳和戲院,這在南方是嚴格禁止的,即使在比較自由的亞特蘭大也毫不例外。他後來回憶說:“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這種健康關係,這使我們相信可以和許多的人結成同盟。……我原先對整個白色人種抱憎恨態度,但當我接觸白人愈多,我的這種憤懣情緒也就有所緩和,代之而起的是一種合作精神。”

1955年12月5日,在歷來歧視黑人的蒙哥馬利市,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在一輛公共汽車上,一位叫做蘿莎·派克斯的黑人婦女,拒絕把座位讓給一名白人乘客。她並不是要挑起糾紛,只是當時兩腿酸痛,需要坐一會,所以才沒有讓座。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在亞拉馬州是決不能容忍的。派克斯太太不讓座的這點疏忽,當然不能為白人所容,她被逮捕判刑了。訊息傳出,激怒了沉默地忍受一切的黑人社會。馬丁更是義憤填膺,他和一些有影響的黑人商人和牧師,決定行動起來。他們要求黑人拒乘公共汽車24小時,並要求公共汽車公司禮貌服務和保證乘客乘車到達目的地,但汽車公司拒絕了這些合理要求。這就更加激起黑人民眾的憤怒,蒙哥馬利全市五萬黑人團結一致堅持抵制運動。黑人領袖們組成了“蒙哥馬利爭取改善黑人待遇協會”,選舉馬丁為協會會長。

馬丁在長達385天的抵制公共汽車運動中,不畏威脅和謾罵,也不顧住宅被扔進炸彈。他不屈不撓地領導著運動,使黑人民眾士氣始終昂揚。一位黑人步行者說:“我雖然兩腿發酸,我的心卻得到安慰。”鬥爭最後獲得勝利。

通過這場鬥爭,馬丁一躍成為全國的知名人士。他規定了這個運動的中心指導思想:“我們所採取的方式,必須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使用暴力。仁愛必須是我們的指導思想。”他的這些想法得到廣大黑人民眾的支持。

這個勝利的訊息在南方各州不脛而走,鼓勵了黑人民眾在公共汽車、商店和其他公共設施里展開反對種族隔離的活動。人們到處要求馬丁在他的組織中掛一個名,並以非暴力方式指導他們的行動。馬丁也慷慨地答應了,但結果他往往因此被抓捕坐牢。他曾三次被捕,三次坐牢,但這也是他鬥爭策略的一部分。

1956年,南方60多個抗議團體聯合起來,成立了黑人牧師組織“南方基督教領袖大會”。馬丁當選為首任主席。這個組織負責制訂行動計畫,並開辦了一個專門訓練反暴力戰士的學校。雖說是“非暴力”的,但有些示威是流血的和驚心動魄的。

馬丁和白人種族主義者作鬥爭是十分講究策略的,他每次選擇的戰場總是可能引起當局做出靈敏反應的地方。他知道,當觀眾在電視螢幕上看到警察用高壓水龍頭衝擊手無寸鐵的民眾、放出警犬咬傷女人和孩子們的時候,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果然,社會輿論大嘩。這迫使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3年春的國會上提出了民權法案,這個法案後來在1968年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