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平凡的世界》之孫少安的人物形象

也許是在延安求學三年的緣故吧!初次拜讀《平凡的世界》時,便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興許是作品本身多具有陝北方言所創造的特有語境所影響的吧。

正所謂“知人論世,”單從我個人觀點看來,想要了解這部作品首先應該對作者路遙的人生經歷和愛情經歷有所了解。

童年的路遙面臨的不是“快樂和不快樂”而是“活下來和活不下來”;他生在榆林清澗的一個是的小山村,因兄弟眾多,家境貧寒,父親難以維持全家生計,作為長子7歲的路遙被過繼到延安延川縣的伯父家,後又到延川中學求學;69年回村務農;73年入延安大學深造,年少的貧苦和艱難造就了路遙自立而樂觀中又略帶悲鬱和傷感的性格。

林瓊、林達這兩個女人是他愛情經歷中的全部,初戀女友林瓊與路遙的愛情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但這次失戀對路遙還是有不小的打擊;而和第二個女友(林達)的愛情經歷了7年的時間後兩人最終走入了愛情的殿堂,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兩人的婚姻卻聞能經歷住時間和職業的考驗最終決裂;而與這兩個女人的愛情的經歷也成為後來作品中許多情節的源點。

《平凡的世界》其創作背則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改革開放初期的陝北地區的大的時代的背景下進行的。

對於這部作品中的主線人物之一“孫少安”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拙見:

對於孫少安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去評價,分別是親情、愛情、事業。

(一)、親情

在少安的奮鬥歷程中至始至終對於“家”,對於“親情,”可以說是不離不棄。

13歲那年少安以學升國中的考試中奪得全線第三的優異的成績被縣中學錄取,遺憾的是這次考試也標誌著少安學生時代的結束,因為家裡爛包的光景,因為父親日漸佝僂的脊背已經無法在支撐整個家的生計,所以不能也不允許他在求學;為了弟弟妹妹,為了整個家少安伴著內心劇烈的掙扎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艱難的選擇,那一天他平生第一次看的堅強的父親留下無奈的眼淚;那一天在縣中學門口他久久不肯離去;那一天他站在山上,滿眼淚水的望著童年的好友潤葉坐著車走向遠方,彼此開始奔向生命的不同方向。這一次他只因為“親情。”

家裡窮,少安一個人的工分養活全家6口人,可每次吃飯時自己都只喝稀得。

生產責任制在陝北全面推行,家裡的溫飽解決後,少安不顧秀蓮的反對堅持不分家,而這也是為親情。

不論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少安對於“家,”對於“親情,”都可以說一直放在第一位,我想不單單是因為在他事業、愛情等方面遇挫是“家”給了他溫暖,更重要的是“家”是他生活的念想吧!

(二)、愛情

田潤葉、賀秀蓮是少安愛情的全部。

少安和潤葉兩個人的愛情既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又可以說是你情我願;兩人可以說是在那個仍是受婚姻家長制的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環境中兩個人算是走在前列的人;命運啊,你為何給平凡的人帶來若此多的不幸,因為貧窮田福堂阻止潤葉嫁給少安這個當時連雙鞋都買不起的莊稼漢,這一系列的阻力動搖了少安去追求自由愛情的信心,是他無法衝出傳統觀念的樊籬。

所以說少安和潤葉的愛情失敗原因有兩個,主觀原因是少安無法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同時也不想讓潤葉和自己過苦光景;客觀原因則是田福堂的阻攔和孫玉亭等人的推波助瀾。

而少安和秀蓮的愛情一開始則只是為了單純的過日子,再後來的日子裡秀蓮用她真誠的愛之火漸漸融化了少安的心;他們兩人的婚姻之所以能順利,主要是因為其既符合中國“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加之少安當時的處境之艱難。

(三)、事業

對於少安的事業我的觀點是少安是在文革結束後,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村地區思想解放的青年農民的代表,憑藉勤奮踏實,求真務實,膽大心細等特點18歲便做了雙水村一隊的隊長。

在那個年代裡,少安冒著被批鬥的危險給社員多劃豬飼料地、堅持搞包產到戶,目標很簡單只是為了讓社員的萬里能多一口飯,只是為了讓百姓手裡的黑面饃變成白面饃,只是為了讓村民把光景過好。

90年代,生產責任制的春風吹遍了整個黃土高原,農村經濟正遭受著變革;少安抓住了機遇自辦磚廠。

而這前前後後,我用二句話形容少安,分別是“說實話,辦實事。”

在生活的洪流中少安頑強的抗爭,不甘被其淹沒,也許做人就應該認命,但是這命確是我們自己定的。以上就是我對孫少安這個人物的拙見不到之處望諸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