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考熱點人物作文素材

李娜:熱心關注公益

【素材傳真】

李娜是我國網球選手最高的世界排名人物。20xx年1月27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進入到第十一日爭奪。女單半決賽中,李娜表現強勢,在首盤3-6失利,第二盤4-5落後的不利局勢下上演救賽點驚天逆轉,最終以3-6、7-5和6-3逆轉世界排名第一的沃茲尼亞奇,歷史上首次闖進大滿貫決賽,為中國網球開闢了新的篇章。憑藉著這場勝利,李娜的世界排名也至少來到TOP7,已經再次刷新個人和中國的WTA最高排名。1月29日,中國女子網球選手李娜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決賽中,李娜雖屈居亞軍,但李娜已經創出了亞洲女子單打選手在大滿貫中的最好成績,這是亞洲球員歷史上首次殺入大滿貫決賽,李娜的表現沒有令中國人失望,她終於創造了奇蹟。李娜除了在賽場上的驕人成績之外,她還很關注公益事業。20xx年5月,李娜將在馬德里皇冠賽獲得的近50萬元人民幣獎金捐給了青海玉樹災區。她還將中網的獎金通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給家鄉的福利機構。 “國內還有很多缺乏關心的兒童。我想用這筆錢來關心孤兒。他們一出生便被父母遺棄,這很不公平。”李娜在今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獲得的稅後獎金。她當時就承諾將其捐出作為慈善用途,賽季結束後,她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我是國家培養的,所以有責任為國家做點事情。”她希望通過媒體的報導,能帶動更多人來幫助孤殘兒童。“之前我一直有這些想法,但苦於沒有渠道。而單飛之後,我和我的團隊有充分的空間來做這些事。”

【深度評論】

國際主流項目中,李娜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中國人乃至亞洲人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李娜的勝利不只是個人的勝利,她更大的意義在於在中國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球這項運動,這比大滿貫冠軍更重要!李娜是女子網球出色的代表,是中國的英雄。她的成功無疑能夠為網球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李娜雖然最後沒有獲得冠軍,但是李娜贏得了未來。

西單女孩

【素材傳真】

任月麗出生在河北涿州松林店鎮松林店村,由於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帶大。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年僅16歲的她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開始在一小餐館打工,滿1個月後老闆沒給工資。流浪街頭時看到有地下歌手在賣唱,從小就喜歡唱歌的她萌生了也要唱歌的想法,遂與一流浪歌手學習吉他,一月後獨自開唱。在北京生活的四年中,任月麗每月都要將大約一半的收入寄回家中,是家裡的生活支柱,自己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10塊錢。此外還從生活費中省下錢來購買二手的吉他、音箱和 CD等用於學習唱歌。

在北京尋夢的人很多,而真正實現夢的有幾個?同樣,這個小姑娘在北京西單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風雨無阻。而對音樂的堅持,在4年之後終究讓她看到了夢的邊緣形狀。她的《天使的翅膀》在網路上徹底紅透後,無數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人被她的善良、純樸、堅強、樂觀和純淨空靈的歌聲打動。隨後,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江蘇電視台、湖南電視台、台灣東森新聞台、香港有線新聞台等眾多媒體也分別採訪或者報導了任月麗,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她的故事和歌聲。而在她成名的網路中,一個特別的團體自發而成,他們自稱為“蒜薹”,他們要站起來呵護這個堅強的女孩,他們要守護他們心中的天使。

“西單女孩”任月麗於20xx年2月28日在北京舉行個人專場拍賣會,這是第一位登上央視春晚舞台的草根明星走下春晚舞台後作出決定。另外,其廣告代言權也將在20xx年2月28日同時拍賣,代言權拍賣所得的一部分也將捐給慈善機構。

【深度評論】

“我的愛像天使守護你,若生命直到這裡,從此沒有我,我會找個天使替我去愛你。”一首《天使的翅膀》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認識了你,一個善良、可愛、淳樸的女孩,一個在西單唱著簡單快樂的給人帶來幸福歌曲的女孩,一個登上春晚的草根明星,她的故事讓更多的人明白,只有自強不息,人生才能輝煌。

史鐵生:笑看生死

【素材傳真】

著名作家史鐵生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1972年不幸癱瘓,後來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

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在作品裡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史鐵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陳建功說:“鐵生是我最為敬重最為難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讀到他寫的幾篇小說,有《午餐半小時》、《沒有太陽的角落》,當即被他的作品所煥發的精神力量和藝術魅力所折服。因為他的博大、深邃、勤奮,也因為他的平實、沉靜、寬厚,還因為他的樂觀、頑強……”

【深度評論】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史鐵生的文字有一種蒼涼的況味,是那種從煉獄中發出的不屈吶喊,是穿越苦難在風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在病痛中書寫的對生命的了悟,質樸無華的文字,冷靜睿智的思索,表達了他對人生各種不同境遇的體驗和感受。

中國阿甘

【素材傳真】

沒上過一天學,但會寫幾千個漢字;脖頸和雙手不聽使喚,但能自食其力;自己沒錢治病,卻對地震災區的同胞傾囊相助;靠著自己養活自己的信念,用腳趾頭踩著鍵盤開起網店……自幼腦癱的湖北省羅田縣青年鄭心意,一次偶然的機會被人拍了視頻發到網上,不僅感動了網友,還被稱作是“中國阿甘”。

他家裡一貧如洗,還有一個殘疾的母親。在“5·12”四川地震中,鄭心意將平時省下來的錢和好心人捐給他的5元、10元的錢,總計500元錢,捐給了災區民眾。他說:我也是社會中的一員,我要盡我的一份努力。電視的鏡頭中,鄭心意一直都是微笑著講述自己辛酸的經歷,唯獨提到媽媽的時候,他閉上了眼睛,笑容凝固在臉上。“我曾經說過,只要有一線希望,我也不會放棄。”鄭心意鄭重地說,“我治好病以後,就可以照顧父母,就可以自食其力,才有機會像正常人一樣成家立業,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深度評論】

雖然他不一定知道誰是阿甘,但他和阿甘一樣,人殘志不殘,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了每一個寒冷的心靈,用自己的頑強抗爭強壯了很多人脆弱的靈魂,“身體有疾病不要緊,只要有思想!一個人只要永遠地堅持下去,那么他所想的一定會成功!”當我們用流利的語言來重複鄭心意的這句話時,不會想到當時的他是用了半分鐘的時間才將這句話一字一頓地艱難道出。也正是這句話,感動了千千萬萬個追尋健康的心靈。他的故事更多地告訴我們:也許,我們的出身無法選擇,我們的身體狀況有時我們無法做主,生命之旅還可能遇到種種磨難,即便如此,一心一意地活著也會讓我們在貧困生活中享受屬於自己的美麗,一心一意與命運無意丟落在我們身上的石頭抗爭也會讓我們把多舛的歲月點化成五彩的織錦。

原來,窮日子,富日子,與磨難無意,與性情有染。磨難不是日子的名片,而心靈才是生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