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味道的水果

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住的地方天很藍,空氣很清;鄰居對我們很好,我們對大家也都很好……那時對我來說永遠好像春季一樣,明媚的陽光,和煦的照耀.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感到了許多許多的變化.有進步的,積極的;也有令人不樂觀的!

就好像現在有許多令人看了垂涎欲滴的水果:他們有著驕人的“身材”,漂亮的“面孔”;可深入其內卻發現原來這迷人的一切都是用水果本身的香味換來的!不過,水果的改變可不光是靠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這都是農民伯伯們辛勤耕耘的勞動果實.要問他們為什麼這么做,還是先來問問我們自己吧!

買水果是為了吃的,這毫無疑問.但問題是誰買水果誰又來吃:如果是自己買了自己吃,當然只要是味道好,價錢公道便可;倘若是我買來送給別人吃的,味道的好壞就不能放第一位了,那要先看拿不拿得出手,有沒有好模樣.這也應該算是人之常情.於是乎,外觀好的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賣了個好價錢,種的也就越來越多,沒有人再多考慮一下味道的好壞;即使真正好味道的水果也會由於沒長好模樣而受到冷落被趕出“家門”,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現在我們發現了水果的“變質”,這本是源於我們的一時盲目,想再恢復他們原來的相貌也應該有方法.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是否能先發現我們自身的“變質”.盲目的追求一些華麗的外表,看問題的眼光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對問題不能深入的思考,不能瞻前顧後的考慮問題…

…我們真的是變了很多:作為學生,學習不再是排在第一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如何使我們的穿著獨領風騷,如何使我們的課餘生活充滿驚險刺激,如何使我們擺脫父母的關懷厚望和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變了,卻變得讓我自己都感到那么的厭惡.同學們不再會因為有人考試作弊而感到羞恥和氣憤,信口的京罵也象徵了一種講話的藝術,違反校規成了一種時尚……還有什麼是對與錯呢?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現在被看作沒面子的德行:勤儉節約,樂於助人……失去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今天的我們是這樣,可我們就是未來呀!人們常說我們這代是花朵,何況我們還是首都的花朵!

水果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我們丟掉了原來的準則.但水果的改變是容易的,我們的損失卻是不可預知的!

失去味道的水果啊,你何時才能返自然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