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雨景的隨筆:聽雨

:雨聲在窗外淅淅瀝瀝,仿佛一篇動人的樂章,在優雅的歲月里流淌著,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聽雨》。

雨,非春獨有。夏雨暴烈,秋雨寒涼,冬雨寒徹,暮春之雨則不同,春雨綿細,滋潤,似有冬雨的餘韻,又有夏雨的熱烈。古人喜秋雨者實繁,詠春雨者蓋寡。

唐杜子美喜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喜雨潤萬物無聲無息,不與物爭利。

抑或一筆而過者,王摩詰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雨里柳色,一杯酒,一撮故土,無盡情誼。

宋史達祖雲“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一字未著雨,處處皆雨聲。

觀春雨,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初春之時,庭階寂寂,惟聞滴雨聲,點點滴滴到天明,滴翠芭蕉,滴紅了櫻桃。

仲春時節,一掃冬枯,萬山青翠,雜花相映其間。小雨過後,一洗萬木蔥,層煙疊起,宛若仙境。風羅余翠撲柴扉,雨剪雲煙入畫幃。此景只在山水間矣。

自步入杏壇,遵孔孟之道,瑣事繁多,少有閒暇,漫步山水間;少有餘心,感思其美。今偶得閒情,坐聽雨聲,小有所感,遂錄文如下。

聽雨臥床中,

酣倦懶起身,

隔窗欣聞雨,

雨落颯颯追緊,

千軍萬馬戰沙場,

雨落傾城,片汪洋!

聽雨油傘下,

雲低風來急,

蒼翠已暮春,

銀花四濺,

雨沖雁聲斷,

步履匆匆,還家切!

聽雨瓊林檐,

水窪蛙聲一片,

雨落盡纏綿,

纏斷玉蘭花脆頸,

裊裊托春風,

落地殘花積,羊脂白!

聽雨葦席上,

禪樂輕翻卷,

卷畢輕舉前後鏡,

前後交相映,

青絲叢中點點白,

不知明鏡何處,得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