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我的享受”導寫的範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林斤瀾寫過一篇短文,說作家孫犁曾有一次出國機會,眾人求而不得,但他輕易就放棄了,原因竟是他不會打領帶。其實,不會打領帶只是藉口,關鍵是孫犁沒有把出國當做享受。孫犁的享受是什麼呢?他的《書衣文錄》里有這樣的句子: “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紙裝書,甚適。”

請以“我的享受”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人生的“享受”有許多種,然而,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認為住豪宅、開名車、吃山珍海味是享受,很少有人留意讀書、靜思、騎車、散步、種花養鳥、親朋相聚、品茗賞月……其實,很多享受與金錢無關。寫作時最好以“物質上的富足”反襯“精神、情感方面的”貧乏,以更好地落實題意。

參考立意:

1.如何認識享受,在於擁有怎樣的情懷。

2.小時候,我享受著家人遮風擋雨的溫暖;長大後,我享受著為家人遮風擋雨後家人們的喜悅。

3.助人帶給我享受。

4.享受美食,感悟親情與傳統風俗。

5.享受煎熬,苦中作樂——將身體的煎熬轉化為精神的提升,在挫折、磨難中憧憬光明與美好,何嘗不是享受呢!

6.享受高三。

7.享受聽雨。

其他入題角度示例:享受挑戰;享受“靜文化”;慢下來——獲得享受的必要前提;用夢境展示“我”期盼中的享受……

開在角落

從超市的三樓下來,我和兒子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箱包暫存處的隱秘角落,一個男人捧著一塊很大的麵包,麵包很新鮮,是三樓麵包房剛剛烤制出來的。

估計這個男人被麵包的大和香吸引了,買下了它,實在無法抵擋它的誘惑,到了二樓就迫不及待了。這個男人瘦小,穿著很舊的工裝,現在,他捧著大大的麵包,咀嚼、吞咽,臉上的表情是貪婪和享受。他不時地轉過身去,不想被人看見。

我把兒子的目光拽過來。一份巨大的享受,正被這個男人捧著,不要去打擾!這是他完整的、完全可以由自己支配的美妙時光。走出這個角落,還有多少事可以由他自由支配?所以他希望他的狀態是獨自且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的享受,一旦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可能覺得羞澀。

學校大門旁,一位母親從鄉下來看望上大學的女兒。(作文大全 )母親突然掏出幾個鴨蛋,女兒害羞地用手擋回去。母親問女兒,要不找個沒人的地方,你把它吃了?於是,兩人找了個角落,母親剝掉鴨蛋殼,女兒大口嚼起來,女兒很滿足,母親很陶醉。

那天的陽光很好,我下課回來,夾著教科書在校門口逗留了很久……

收工了,賣紅薯的大嬸準備回家。她等不及回到家裡,就找了個沒人的角落,背對著人群坐下,臉上的笑容也隨之綻開。她從兜里掏出一把硬幣和毛票,先數毛票,她不停地往拇指上吐著唾沫,邊吐邊數,反反覆覆。一把硬幣也在她左右手之間“走”了無數個來回。路邊的人見了說,這人真笨,幾個錢數了這么長時間!

其實,幾個錢哪裡需要數這么長的時間。數錢,是在勞作之後最好的休息和享受吧,尤其是獨自坐在無人的角落。

記得幾年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小學生作文。這孩子希望做一隻壁虎,躲在角落悄悄吃蚊子。這應該是位羞澀的小女孩,她的願望,至今讓我覺得新鮮,且記憶猶新。

有時,我想,我們的享受,往往那么單薄和脆弱,走出角落,會被眾人的目光洞穿和擊碎。因為怕被譏笑,怕被鄙夷,只能獨自躲在角落裡。

平凡人的幸福,有點兒羞澀,像朵朵開在角落的小花,星星點點,素麵朝天,既不璀璨也不奪目。然而,心中也有陽光,也有歡欣,那就避開人群,獨自享受吧。

作者圍繞“無人的角落”,生動地敘寫了3個生活場景,真實、細膩,很有感染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想、拓展與升華,揭示出一個樸素的道理——“平凡人的幸福,有點兒羞澀,像朵朵開在角落的小花,星星點點,素麵朝天,既不璀璨也不奪目”。

“心中也有陽光,也有歡欣,那就避開人群,獨自享受吧。”換個角度,對於平凡者躲在角落裡獨享快樂的權利,我們應該予以尊重。

我的享受

“老嚴,起這么早,買菜去啊?”

“是啊,今天兒子、女兒兩家回來吃飯,得多買點兒菜。”我樂呵呵地回答。

“你家這對兒女真好,經常來看你們。哪像我們家,一年到頭冷冷清清的,整天只有我和老太婆。”

11點10分,清脆的門鈴聲響起,我趕忙打開門,湧進了一群人,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還有雙胞胎孫子和年齡比孫子大一些的外孫女……早已開好空調的溫暖房間增添了更多生氣。

在廚房忙活的老伴,趕忙出來迎接。她的兩隻手不停地在圍裙上擦拭著,滿臉皺紋綻放如花,眼裡閃爍著熱情與欣喜的光。想必現在的我,也是這副表情吧。

餐桌上早已擺上了各式各樣的冷菜,牛肉、羊肉、烤鴨、海蜇……色香味俱全的菜擠滿整張桌子,豐盛得像過年一樣。

孫子、外孫女,3個寶貝一一抱過後,稍坐片刻,老伴就開始招呼大家: “快點坐快點坐,還有幾個菜在燒,魚頭冬粉,還有你們最喜歡的雞翅、蛋餃……老頭子再去搬兩張凳子,你看一大家子,凳子不夠坐呢!”

“趕緊吃呀……兒子、女婿,你們兩個陪我喝點兒酒,有瓶好酒我可一直留著呢。小孫子、孫女,你們要什麼飲料?”我搬來凳子,招呼著。兩個孫子長高了不少,外孫女快國小畢業了,像大姑娘了。

餐桌上觥籌交錯,吃完的冷盤早就撤了下去,不少熱菜的菜盤疊在一起。餐桌正中的魚頭冬粉冒著熱氣,透過那層水霧,我看得清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的笑。我享受著這樣的氛圍:兒女齊坐,三代同堂,歡聚一桌。啊,外孫女說我喝得臉紅了,大孫子坐到我腿上,小孫子開始往桌子底下鑽……哈哈,實在高興,再乾一杯。

飯後,杯盤狼藉,可累著老太婆了,忙了半天自己卻沒吃上一口熱菜熱飯。兒女們陪我們聊了會兒家常後,下午1點10分左右跟我倆告別。關上空調,感受著屋裡殘存的歡愉的空氣,我不禁若有所失。

我享受與兒女們聚在一起的時間——只是,太短了,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啊。他們平時都忙於自己的生活,能讓我如此享受的日子真的很少很少……

有一句話我沒對他們提起:今天,是我68歲生日。

作者明寫“我”和老伴享受與兒女歡聚的時光,暗寫“空巢老人”發自內心的呼喚——期盼兒女們常回家陪陪父母。前文不露聲色,篇末一句“今天,是我68歲生日”力重千鈞。此外,文中對相關場景的描寫,細膩、真切;關於進門、出門時間的交代,獨具匠心。本文關注老年人的生存境遇,是一篇富於人文情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