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秋的獨特習俗範文

中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不亞於春節。沒有人逢中秋還不思親的,不僅僅是吃兩個月餅那么簡單,中秋在湖南還有一些獨特的民俗。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湖南中秋的獨特習俗範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湖南中秋的獨特習俗範文

1.團圓

中秋節,俗稱團圓節。中秋佳節,皓月皎潔,全家在月下擺設香案供桌,供設時新瓜果、蓮藕、月餅,敬月賞月,合家團聚。婦女一般在中秋節中午回娘家,晚上回婆家,團團圓圓。故中秋又稱“團圓節”。

2.食俗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中秋最濃的是情,香茗最濃的是味,留下你記憶猶新的情,你為之難忘的味,中秋佳節,古時候文人雅士喜歡品茶賞月鬥文,月餅象徵吉祥、團圓;茶則帶給人親切、溫暖的情懷,月餅糖分含量高,老人不宜多吃,而茶,特別是安化黑茶,最能消食去膩。華燈初上,元月如盤,杜甫江閣上眾人身著唐宋華服,嘗果品、賞明月,品怡清源茶,開懷暢談,其樂融融。怡清源系列茶推出了很多的品種,適合不同的人群。同時,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款茶食品“福滿茶緣”,把月餅和茶香融合在一起,蘭韻幽香的鐵觀音,再配上特質的餅皮,酥軟順口,內里包裹著厚實綿軟的蓮蓉和油潤的蛋黃,入口即化的同時,又層層疊疊的碰撞出多重或香甜或鹹鮮的口感,淡淡的觀音蘭香,就如這瀟湘圓月,圓潤又脫俗。

3.拜月

舊時,長沙有拜月習俗。不過遵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規。拜月時,陳瓜果等食物於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則擺鮮果拜月,祈獲佳偶。

4.提節

長沙民謠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將已嫁姑娘接回家過節,午後歸家,出嫁女向娘家饋贈月餅、菱藕等物。親友間亦互饋月餅、瓜果,俗呼提節。

5.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 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6.侗鄉“偷月亮菜”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餵!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7.南嶽進香

各地還有到南嶽朝“八月香”之舊習。“南嶽人不種田,趕個八月吃三年”。這是南嶽農曆八月香期香客如潮,香火鼎盛的生動寫照。八月十五數以萬計的游香客湧入南嶽,將南嶽傳統的“趕八月”推向了高潮。

8.杜甫江閣賞月,橘子洲頭觀火

習俗是一種沉澱,有的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逝去,有的在隨著時代發展,“芒果RADIO 祥和中國節 璀璨湘江”系列活動將在中秋節邀湖南市民免費看焰火,杜甫江閣賞明月!更有平安幸運月、萬份月餅全城大派送!中國人要過中國節,中國節要有中國味,今年中秋,我們一起璀璨湘江、祝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