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二月二龍抬頭習俗作文

相傳農曆的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天叫做“龍頭節”,是我國農村傳統節日一。小編收集了小學生二月二龍抬頭習俗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龍抬頭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民間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也稱為“春龍節”。

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人們用許多美食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雲布雨,廣灑甘霖。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冬粉、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里,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第二篇:龍抬頭習俗

今天是中國陰曆節日中的一個二月二,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

傳說中今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金豆花。老師要我們拿自己家鄉的小吃來展示。我的老家在安徽,我從來沒有回去過,不知道自己的家鄉特色小吃是什麼。媽媽帶我到銀座買了萁子和朱古力豆。

我的朱古力豆是灰紅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朱古力味,外面還有很多小疙瘩。咬開,裡面是豆子,甜甜的好吃極了。我背著這些朱古力豆去上學的時候,我真想和同學臭撇一番。

上課了,李老師抓起我的朱古力豆,嘗了嘗,說:“嗯!很好吃!”聽到這句話,我立刻心花怒放!

我覺得這一天又充足又快樂!

第三篇:龍抬頭習俗

相傳農曆的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天叫做“龍頭節”,是我國農村傳統節日一。古時候,人們認為龍冬天在地下睡眠,從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雲步雨。農曆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後,冬天裡蟄伏的動物開始甦醒。民間紀念這一天,是盼望風調雨順的好收成。

我的家鄉,有句諺語:“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在龍頭節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在打穀場或院子裡畫倉子。這件事由長輩進行,有的用灶灰,有的用谷糠,一把一把往院子裡撒(畫),先畫出尖尖的倉頂,再畫個鼓鼓的倉肚,最後畫倉門,有的還在倉門外用灰撒成梯子形狀,整個倉子的大小約一市尺左右。畫好後抓些五穀雜糧放在倉子裡,最後在上邊蓋上木板,以防雞、鳥來食。畫倉子的習俗是為了禱告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糧食滿倉。

這是我家的二月二習俗,你們那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