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徵文:生命的基石

高XX級8班 應婷婷

悠攸千載,涓流不息,中華民族無盡的文明美德流淌於歷史的長河中,滋養著無數代龍的傳人。正是這一縷縷的中華之魂構築成了千百萬年站立龍人生命的基石!

基石一:謙讓

自古以來,達者兼濟天下,皆具寬容之心亦有謙讓之禮。謙讓者困寬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富有的麵包師免費為鎮上的窮孩子提供麵包,大部分孩子都一擁而上你爭我搶,唯有一個小女孩站在一步外等到最後才拿走最小的麵包並親吻麵包師高興地跑回家。回家後小女孩的母親在麵包里發現了銀幣讓小女孩送回去,麵包師卻對她說:“不,孩子,這是我特意放進去的。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他幸福。而這些錢是上帝的獎賞。”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一顆明淨的心,未被塵世的複雜所紛擾,而令麵包師所動容的不僅是她的單純、滿懷感恩,更是她的謙讓。那是一種見多了人情世故後見到美好人性的欣喜。

其實謙讓很簡單,就是上公車時排好隊伍,禮讓老弱病殘者;就是和別人發生矛盾爭執時退一步和平解決問題;就是平日裡往來行走時的笑臉待人。如此,咱們的家園便會沒有爭吵,沒有吝嗇,有的只是和睦。無數事實證明:人的成就越高往往越懂得謙讓之意,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語:“夫唯不爭,故萬物莫能與之爭。”

基石二:誠信

誠信是季布的一諾千金,誠信是震中劉德雲留在腕上的遺囑,誠信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拆掉兩次的亭子。福克斯,這位以誠信而著名的總統在一所大學演講時講起了關於他父親的故事:小時候父親的農場裡有一座破舊的亭子,兒子對拆亭子很感興趣於是請求父親等他回家再拆,父親答應了。然而當兒子回家時亭子卻早被拆光了,兒子對他說:“爸爸,你對我撒謊了。”父親驚訝地望著正經的兒子說:“孩子,爸爸錯了,我應該兌現自己的承諾。”於是父親重新召集工人復建了亭子並叫來兒子當面又拆了。有時候一件小事單看它本身固然沒什麼重要性,然而當其中加入了一點誠信問題進去,那便完全不一樣了,就像那座被拆建兩次的亭子,不僅是為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更是為了滿足一個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

我們的生活中誠信的例子很多,當我們看到的時候,不應該是片刻的感動,而應是身體力行去實踐、去傳承它。

基石三:正義

其實在紛擾的人世間多數時候人們並不缺少善良,而是缺少正義。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城,英超聯賽的第18輪的一場比賽里,比賽的比分持續在1:1里,直至比賽的最後一分鐘埃弗頓隊的守門員因撲球而扭傷了膝蓋痛得在地上打滾,這時足球恰巧傳到了潛伏在禁區的西漢姆聯隊球員迪卡尼奧腳下,他離球門僅12米,全場肅然,等待他的選擇。最終在幾萬現場球迷的注視下,迪卡尼奧沒有用腳踢球而是將球抱在懷裡,瞬間掌聲雷動,把讚美之情獻給了放棄射門的迪卡尼奧,或者說是獻給了他所體現出來的崇高的體育精神——和平、友誼、健康、正義!有時候或許比賽輸贏很重要,然而事實上往往還有比比賽贏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友誼,比如正義!也許迪卡尼奧失去了獲勝的機會,也許因為他的這一放棄他們的球隊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重新贏得比賽。但是,對正義的禮讚,超越了輸贏,超越了比賽自身的價值。

“從來沒有醫不好的傷,只有最古老的力量”,這力量就是薪火相傳的文明美德。用這些力量來醫治好道德上的傷,在這些生命燃燒的基石之上,龍的傳人一定會站得更高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