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600字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講述的是1866年,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帶著自己僕人和一名捕鯨手去追捕海上的一隻大獨角鯨,在此過程中,意外發現那是一隻構造奇異的潛水艇,船長尼摩邀請眾人週遊海底世界,中途碰到許多深不可測的事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整整有兩萬里。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科學性,凡爾納的各部作品均由此特點。書中涉及了許多生物知識和部分物理知識,例如說:動物的分類、光的反射……故事情節非常出色,不僅使我們開了眼界,對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讓我愛上了科學,真是受益匪淺啊!

最讓我感動的一幕出現在海底,那天眾人潛入海底去採珠場采珍珠,正當他們高興奮興回來的時候,發現有位印度人也在一旁採珠。忽然間,一隻目光貪婪、張牙舞爪的巨鯊出現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直撲過去,他往旁邊一閃,鯊魚的尾巴向他一掃,他摔到了地上。正當鯊魚想吃掉他時,尼摩船長主動出擊,展開了一場人鯊大戰,尼摩船長不斷攻擊,卻一直沒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鯊魚張開它那如同工廠里的大剪刀一樣的大口,將船長掀倒在地上。此時,尼摩船長自稱跟人類斷絕了關係,但在要害時刻,卻為一位普通的採珠人和鯊魚搏鬥,不僅說明他神秘莫測,而且有很強烈的正義感。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我最喜歡的人物並不是尼摩船長,而是僕人康塞爾,他有個特點,每當他們捉到魚時,他總是主動分類,習慣雖小,但充分說明他有強烈的求知慾,對學習很感愛好

希望廣大讀者可以在空閒之餘多多閱讀,它一定會對你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