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棄為題的作文800字

在人生道路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有時候我們要學會放棄。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作文學會放棄,僅供閱讀!

學會放棄

生活中,我們總是徘徊在得與失之間。這時就有了選擇,同時也有了放棄。有時候,面對取捨,真的很難做出放棄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很美麗,很精彩,很迷人,但當你放棄它之後,你會猛地發現:原來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放棄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選擇,讓我們打開塵封的記憶,不難發現:有些人放棄少許而獲得許多,有些人因放棄而一夜成名。

比爾。蓋茨,這個閃光的名字,難道他就沒有過放棄嗎?他曾經放棄過: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堂計算機課上,他與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談論著如果成功研製某軟體,就會使整個計算機領域產生空前飛躍。他提議輟學研製該軟體,那個朋友猶豫了,最終他拒絕了。但是比爾。蓋茨知道有些東西可以放棄,可有些東西永遠也不能放棄,他放棄了上學深造的機會,得到的卻是三年後的成功。正因這可貴的放棄,使比爾。蓋茨在自己的領域自由翱翔。

放棄看似艱難,其實很簡單;放棄看若普通,其實體現了一個人崇高的精神。

“兩彈元勛”鄧稼先是一個長久以來鮮為人知的人物他曾經放棄了在美國舒適的生活環境,去英國深造的機會,毅然踏上回國的道路,為中國科技做出了歷史性轉變,為祖國科學事業鞠躬盡瘁,創造了輝煌的偉業……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公司給了一位記者一筆豐厚的資金,要她幫助做一份宣傳報導,報導一下本公司的產品質量如何好,價格如何低廉。但當這位記者參觀這個公司的時候卻發現此公司產品質量不過關,這時她猶豫了,最終她還是拒絕了該公司老闆的請求。因為,她懂得不該擁有的就應該捨棄。金錢的確誘人,但良心還是最重要的。這個記者放棄了金錢,但是她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可見她精神的偉大。

當你手持玉石卻不慎滑落之時,切勿遺憾,難道你不曾看見水中蕩漾的絲絲漣漪?

當你乘船在海中遊蕩,看到美麗的景象,切莫留戀,停下手中的槳,難道你不曾見面前就是成功的彼岸?

“自古逢秋悲寂寥”是啊,秋日的落葉就是其中的代表,一點點褪了它的顏色,一點點散了它的芬芳。此時,不要惋惜,難道你沒有看到秋冬之後的春天又是怎樣的生機勃勃?

有時,放棄也是一種智慧,學會放棄,或許你將得到更多,不再彷徨,走向成功,從學會放棄開始!

放棄也是一種擁有

梅花放棄了夏日的吐蕊,卻擁有了冬日最美的綻放;雄鷹放棄了巢中安逸的生活,卻擁有了生命的最高起點;星星放棄了白日的展示,卻擁有了夜晚最閃耀的舞台。有時,放棄也是一種擁有。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這一偉大詩人,在世俗與隱歸中毅然選擇了後者。心似琉璃,淡泊名利,在一片田園中收穫了自己放棄功名的果實,就那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自由自在的度過了自己的人生,我們難道說,那不是另一種擁有嗎?不是放棄後的另一份不同形式的人生禮物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在政治的浪尖上起舞蹈的奇女子,用柔骨撐起了唐朝的天地,可她又放棄了多少呢?親眼看著女兒死在眼前,親手將兒子送上死路,他放棄了母子親情,放棄了作為女人所應得到的一切,有人說他不賢惠,可一座無字碑上究竟功過各占多少,我想世人都心知肚明。她擁有了萬個子民的擁護,擁有了歷史對她政治事業最莊重的肯定。所以放棄並不代表失去,他意味著另一種收穫。

近代大作家、文字家魯迅先生,早年出國留學專攻醫學,想從肉體上解救像他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當中國人受封建毒噬的醜惡面目出現在一個異鄉求學的赤子眼前時,他決定放棄。之後才有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巨著,才有了“筆戰士”的美稱。他放棄了自己先前的理想,卻擁有了文學方面的其他成就,才喚醒了一代代中國子民。放棄,可謂是人生棋局的一步重要之棋啊!

但放棄並非一味的錯過,也並非一味的不知進取。放棄是要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邁出的步子,前面的幾位名人,不都是在三思之後才履以實踐的嗎?

從小就聽媽媽講猴子掰玉米的故事,輕易得放棄了手中的東西,最後一無所獲,我們所說的放棄是在得與失之間慎重定奪後的選擇,所以,放棄禁止隨意退縮和輕易動搖。

其實,放棄和擁有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你在這一刻放棄,可能下一刻就會擁有另一樣東西,你在這一刻擁有了,那就意味著你放棄了另一樣東西。

學會適當的時候放棄,繼續邁向明天的路,遠方還有一片陽光在等著你!

有時,放棄真的也是一種擁有,真的……

放棄也是一種成功

放棄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天地萬物時時刻刻都進行著和諧的放棄。春蠶為吐絲而作繭自縛,放棄了正常的生活方式;母蠍放棄自己的軀體,以之作小蠍的食物,哺育它們長大……它們都是“成功者”,為大自然的協調做出了貢獻。

動物尚且如此,那么我們人類呢?有一些學生高考失敗後,一年補習,兩年復讀,三年回爐,甚至四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果仍叩不開大學之門。幹嗎要在一裸樹上吊死?放棄又有何妨!

放棄並不是投降,而是暫時的“退卻”,是為長遠的成功而“退卻”。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德國軍隊通近莫斯科,在這緊要關頭,史達林做出了英明的決策—放棄莫斯科,讓敵人得到一座空城,等待時機反攻。結果,在時機成熟後,他們“瓷中捉夢”,一舉殲滅敵軍,收復了失地。解放戰爭前期,毛澤東放棄延安,進行戰略轉移,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難道這些“放棄”不是成功的前奏嗎?

放棄更不是自暴自棄,而是戰勝自我。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棄官歸隱,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自暴自棄,放著好好的官不做當平民。可是,如果陶公不棄官歸隱,就必須為五斗米“折腰”,那么歷史上就不復存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曠世情懷了。

放棄是迂迴的進攻,是戰鬥的繼續,而不是不敢面對困難,也不是懦弱的表現。魯迅先生原是一位醫生,想用手術刀“拯救”中國人民,然而先生看到了寫作的偉大力量,於是放棄了手術刀,拿起了筆,通過寫作振奮中國人民的精神,為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奮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大多數人不能做出“放棄”,也許是受某一種觀念的制約吧。做出“放棄”就必先有自知之明,要刻意去尋求自知,然後,形成自我意識,再做出“放棄”,就是一種成功。

現代的中學生,求學心切,想一步登天,願望雖好,但學習須循序漸進,要讀好書,就得放棄自己的一些嗜好,集中精力發揮專長,以求得成功。想考大學,又整天泡在錄像廳、遊戲室里,或捧著瓊瑤、金庸的小說不放,最終一事無成又能怪誰呢?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讓我們果斷地做出決策,放棄那些暫時不該擁有的東西,去追求前方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