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以平等為話題作文:這個世界真的平等嗎

【這個題目看不到自己的觀點,建議在題目中表明自己的觀點,比如用判斷句。】

我的爸爸為什麼是一個農民?為什麼我上學要走那么遠的路,我的同桌卻坐著小汽車?這是來自一個普通孩子的疑問,卻問出了一個富有深意的問題——平等與不平等。

【開頭不錯,簡潔地用一個普通孩子的提問引出討論的話題,注意現在只是話題,還不是論點,因為還沒有給出自己的觀點。】

是啊,這個世界究竟平等嗎?為什麼你出生在城市,她出生在農村?為什麼你是白人,她是黑人?為什麼你家富裕,她家貧窮?【我想說的是:以上這些是你的家庭背景,是你的種族基因,但不是你自己,人這個獨立個體、人的精神與靈魂是永遠平等的。】以上的這些是與生俱來的,是你的家庭賦予你的,是獨一無二也是無法改變的。家庭背景與條件可以不平等,但人生來平等,人這個獨立的個體是永遠平等的,人的精神與靈魂是永遠平等的。

的確,家庭會出現不平等,但這僅僅代表你的父母,是父母的價值,而不是你。父母的富貴不代表你的富貴,父母的貧窮也不代表你的貧窮。現在所謂的富有只是父母的價值,代表父母過去的成就,而不是自己的價值,也不代表你的未來。高低貴賤只是人類自己為自己貼上的標籤。【這一段意義不大,因為上一段的最後已說明了這些只是家庭背景與家庭條件,無需再用一段說明不是自己論述重點的內容,建議刪去】

簡•愛中這么說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站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貝多芬是聾子,海倫凱勒既聾又瞎,霍金只有眼珠能轉動,上帝對他們公平嗎?【用以上人物是想論證公平還是不公平呢?感覺是矛盾的。】家庭因素【幾個人的殘疾是家庭因素?】使他們遭受不公,但他們有放棄自己嗎?沒有,這些不平等非但沒令他們給自己定位成為殘疾人,反而促進他們成就偉業,他們的精神與靈魂永遠是平等的【他們之間平等?他們與別人平等?他們的精神與他們的靈魂平等?】。蕭伯納與小女孩的故事婦孺皆知。蕭伯納最後說道:“是這位七歲小女孩給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課!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與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這個教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文段沒有總結句,列舉蕭伯納的的話想證明什麼?】

蘇軾,白居易,李白,屈原等等大量的我國古代詩人,他們因為種種因素被貶,國家對他們公平嗎?不公平。但正是被貶使他們有及【極】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感受,寫出流傳千古的佳句。他們遭遇排擠,不被周圍人認可,那時的他們猶如塵埃。但是生活在塵埃中的他們有著高貴的靈魂。古話說得好:我們生來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們有貴賤之分。他們許多是因為正直或勇於進諫而被貶,但他們的德行是高尚的。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富貴的權利【這一句在段落中有什麼作用?】。

這個世界有時平等,有時不平等。家庭背景與條件可以不平等,但人生來平等,人這個獨立的個體是永遠平等的,人的精神與靈魂是永遠平等的。【總結段不忘扣題,這是好事,不過你的觀點倒底是什麼?平等,還是不平等呢?題目是世界平等,這一段說世界時而平等時而不平等,可是在得出自己觀點時候又在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是平等的,有點奇怪。】

(說明:藍色文字是老師的點評,紅色文字是老師建議刪除的內容,綠色為別字)

【教師點評】

文章從結構上來看是非常好的。算是結構嚴謹的一類水平。

內容上,觀點不夠明確,題目沒有說出觀點,引用一個孩子的話引出關於平等的話題後就應該給出自己的看法了。

看法一:世界有時平等,有時不平等。那你可以從下面幾個分論點入手:

1、什麼時候是平等的。

2、什麼時候是不平等的。

3、在什麼時候都要擺正心態。

看法二:不平等的只是家庭背景,但人是生而平等的。那你可以討論人生而平等的體現,如所有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所有人都會要面臨死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看法三:人可能各有差異,但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關上門的時候不忘記開一扇窗。這時候可以用上詩人的例子,用上殘疾人的例子。

看法四:人可能會遇到不平等的事,但如果精神夠強大,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的。

看法五:調整心態努力前行。

……

個人感覺,你在寫這個作文的時候,觀點是不定的。觀點不定,行文就會出現不清晰的邏輯,不通順的前後搭配。所以,你要明確一個點,並始終圍繞一個點來寫作文。另外注意,議論文不是寫出例子來就行,一定要有分析,用分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現在才高一,有的是時間來學習議論文。不要急。

【指導老師:薛劍】

【本文作者:高一 熊暢 (微信公眾號:四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