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和文言文教學的感悟:聽三位老師的課

今天聽了三堂外校老師的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果真在教學設計上就高出一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那么,具體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呢,不妨先回顧如下:

第一堂課是陳梭老師的《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對象是初一,教學設計如下:

學習目標:1.細緻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

2.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細緻描繪人物,突出人物的特點。

3.以事寫人,緊扣人物的特點。

具體流程:1.導入(周星馳漫畫),引出什麼是特點。

2.學習課文範例,概括描寫方法

3.從班上選擇一個熟悉的同學,進行100字寫作。

4.老師評點。用課文《再塑生命的人》引入“以事寫人”,學生完成作文提綱。

5.教師點評。

第三堂課也是作文指導課,對象是初二,題目是《等待》,執教的是實驗中學的梁濱老師,具體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學習審題與選材

具體流程:1.審題。引出“人、事、物、地”。詢問學生,你覺得這個題目可以寫什麼?

2.學生髮言。提及親情。

3.教師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運用圖片的形式。

4.初步構思:列提綱。教師先展示三個提綱(ppt),再讓學生寫作提綱。

5.以組為代表,分享提綱。

6.小結。

我的收穫:1.作文教學要符合學情,《寫人抓住特點》適合初一,《等待》比較難寫,適合初二。

2.作文指導課無疑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提綱寫作,有時間可以修改提綱。如果連寫作提綱都沒有寫,那就不能稱之為指導課,交流的再多,看不出指導的效果。

3.打開學生寫作思路是每次作文的難點,梁濱老師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打開思路。(之前自己在上《路》的指導課其實也有用過)。從中也可以發現,梁老師平時非常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是一位懂得生活美學的老師。自己在這一方面一定要注意學習。

4.在具體的寫作提綱指導上,需要細細琢磨。

5.教學目標不能太多,一定不能太多。不要浮在表面。

第二堂課是文言文教學,八中梁珍花老師執教《賣油翁》,對象七年級。

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辭彙,了解文章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概述文章內容。

2.學會利用文中關鍵字句分析性格特點。

3.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五步法。

4.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優缺點。

教學流程:

導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賣油翁》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怎么學好呢?展示五步法——查、讀、思、拓、寫。

查:學生回答文學常識。

讀:讀對:正音、朗讀

讀懂:小組合作翻譯——重難點詞句翻譯——複述故事。

讀美:分組賞析人物。康肅公(賣油翁)是一個____的人,從_____可見。

歸納總結:用什麼手法表現人物性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5.思:除了明白孰能生巧的道理,你還獲得了哪些人生啟示?

6.拓:(無)

7寫:擴寫、續寫、仿寫

我的收穫;1.教學設計是版塊式,環節步步深入,值得學習。

2.閱讀教學應該有學法指導,這篇文章教師從文言文學習的角度提供了五步法,非常值得借鑑。

本文作者: 芒果happy(公眾號:羅老師用文字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