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歌聲四“名”人作文1000字

看到題目,你千萬不要誤會。這裡的“名”不是形容詞“出名”、“有名”的意思,而是量詞“個”的意思。其實,“文武歌聲”,就是我們姐弟四人的名字而已。

我是老大,是個女兒,父親給取名叫“文”。可能是名字的緣故吧,上學期間,我的文科成績很好,而理科成績不好。從國小到高中,我的作文競賽得過多少獎我也記不清了,寫過的詩歌有的還保存著。我的第一首“迴文詩”和第一首“藏頭詩”都是在上學期間寫的。從教以後,教過的科目有語文、政治、歷史、地理,反正都是文科的。平時還是喜歡玩文字遊戲,什麼詩歌、散文、相聲、快板、小品、演講稿等(很多作品都在我的部落格里),都喜歡嘗試。有時候,只要自己覺得有靈感了,就必須要有文字的記錄。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盪,也激發了我極強的創作欲望,一氣呵成4首系列詩歌:《孩子,我們不哭》、《送譚千秋老師》、《警花媽媽——贈一級英模蔣敏》、《我的淚為你而流》。有些單位有什麼活動,也找我給他們創作一些詩歌、演講稿等作品,即為他們服務了,也鍛鍊了自己的謝罪水平。總之,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其樂也無窮!

老二是個男孩,父親給取名字叫“武”。大弟弟在小時候就愛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上學的時候,各科成績還都不錯,但在高考前,他邪了門的要去當兵,無論怎樣勸說都不參加高考,於是,在幾個月之後,他如願的穿上了軍裝,到天津當了一名武警。後來,通過他的努力,考上了天津武警指揮學校,畢業後在天津市特務中隊當了指導員。後來,因為家庭的緣故,他最終轉業回到了家鄉,在縣公安局宣教科工作,整天寫材料、搞攝影,成了一名和“文”字打交道的“武”人。

老三是個女孩,父親給去名字叫“歌”。妹妹小的時候,嗓子很好,很有演唱的天賦,後來縣裡成立了戲校,十歲的妹妹被挑了去,那時,她扮演的公主、小姐、丫鬟等都很受觀眾的歡迎。再後來,戲校解散了,妹妹又回到學校的國中部學習,三年國中下來,她比別人付出的辛苦要多很多,所以,她的成績總是排在年級的前幾名。那個時候,國中學生學習好的都要報考師範學校,一是免收學費,二是能夠早日參加工作(畢業就分配),於是,初三畢業以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焦作師範音樂系,開始了和“歌”打交道到的生活。在師範學習期間,她代表焦作市參加全省的大專院校聲樂比賽,獲得了全省的一等獎,現在她的照片還掛在焦作師範的榮譽室里。參加工作後,她和我在一個學校工作,她教音樂。每次有什麽活動,她排練的節目都能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獲得很高的獎勵,為學校爭得了不少的榮譽。有一次,她給我們教師編排的一個森巴舞,在教師節晚會上演出,掌聲不斷,深受歡迎,以至於這個節目連續三年都要在教師節晚會上演出,成了保留節目。結婚後,她隨老公去了台灣,在台灣,她依然從事的是音樂教育,每到一處,她都能給人留下很好的藝術享受。她不愧是一個和“音樂”打交道的“歌”者。

老四是男孩,父親給他取名叫“聲”,別名“東”。小弟從小到大一直淘氣。上學的時候,除語文外,各門功課都不好,但是他“邪才”十足:唱流行歌曲、跳霹靂舞(那是最流行)、彈吉它、畫畫、打檯球、演節目樣樣在行。八歲時參加全省的國語比賽,一段《大鬧天宮》竟然獲得了一等獎;十三歲時,把他臨摹的齊白石的蝦,貼了一間屋子;十四歲時,英語老師在台上講課,他在下面給老師畫像,老師批評他時,他還誠懇的說:“老師,我沒聽課吧,我也沒影響後別人呀!”還讓老師看他的作品,把老師弄得哭笑不得。國中畢業時,他報考了焦作師範的美術班,最終以專業第二、文化不上線而望學興嘆。後來,他參軍到了秦皇島,兩年兵當下來,除了長個子外,別的並沒有多大長進。轉業後到縣文化館工作,當時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給縣裡的各種晚會當主持人。兩年下來,業務沒有太大的進步,但是打檯球的技術卻長進不少,期間多次在省、市獲斯諾克獎,成了我們縣城裡的“第一桿”,身後的冬粉還不少呢。三年前,老館長退休,通過演講、考核、調查等,最終,他“登上”了館長的寶座。除了主持節目外,我覺得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經他創意、策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多項申報成功(其中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級),獲得領導和民眾的好評。小弟很有經商的意向,但多年來一直未能如願,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做“董事長”的料,總希望別人能叫他“侯董”。哈哈,但願小弟的“侯董”夢早日實現!

哈哈哈哈!這就是我們姐弟四人,這就是我們家的文武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