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徵稿200字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年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的相傳至今。

逛廟會、買年貨、貼春聯、祭祖先……各種活動豐富多彩,繁忙而喜慶。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那些帶有濃郁的鄉土特色和獨特魅力的年俗文化,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而年味也越來越淡,不免讓人感嘆。

記憶中的年是什麼味道?

它,或許是你第一次放鞭炮時的興奮;它,或許是一桌年夜飯的香甜;它,或許是拿到壓歲錢後的驚喜;它,或許是逛廟會時的歡笑與熱鬧……

2月2日開始,本報“記憶中的年味”徵集活動正式開始,您可以將“年的記憶”傳送給我們,我們將擇優在《秦皇島晚報》以及秦皇島晚報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晚報”上刊登。通過不同年齡的人講述故事,喚起我們記憶中的年味,重溫以往過年時的喜慶和熱鬧。

投稿既可以是文字、圖片,也可以是視頻,但為讓更多人分享記憶中的年,您的文字稿件最好在200字以內,同時,投稿請註明您的姓名、年齡和聯繫方式。期待您的精彩講述呦!

投稿方式:

信箱:

新浪官方微博:@秦皇島晚報

晚報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晚報”

秦皇島晚報微信平台關注方式:

1. 在微信添加朋友中直接搜尋微信號:qhdwanbao。

2. 在微信公眾號中搜尋:秦皇島晚報。

3. 直接掃描“秦皇島晚報”微信平台二維碼。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么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著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么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徵,是一年裡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裡的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