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尊嚴有關的優秀作文

尊嚴為何物?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輕易下跪,這就是尊嚴。小編收集的四篇與尊嚴有關的優秀作文,給大家欣賞和品讀。

第一篇 能奮鬥才有尊嚴

我在北京讀的大學。剛上大一的時候,我看到在我們學校的東門外有個擺地攤賣水果的小伙子,旁邊的是他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也擺了個地攤,賣的儘是發卡、卡通娃娃、電池、小工藝品等。

東門屬於學校的偏門,所以,學校的保衛人員管理並不嚴格,並沒有驅逐在大門外擺攤的這對情侶。離東門一百多米,有個小吃一條街,出去吃飯的學生經常會在這 對情侶的地攤上買水果或者其他的東西。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對情侶非常能吃苦,脾氣也出奇的好,特別是那個小伙子,脾氣好得接近於窩囊了,因為有些在飯館 里喝酒喝多的男生借著酒勁,說話兇巴巴的,但是,賣水果的小伙子一般是很尷尬地賠著笑臉示好,從來不據理力爭或者針鋒相對,所以,從來沒有聽說他和別人發生過什麼大的爭執,有些喝酒喝得找不到北的人在他面前粗聲大氣地耍幾下威風也就離開了。

那個時候,感覺這對情侶生活比較艱苦,經常見他們吃著饅頭就著鹹菜,渴了,就喝大塑膠杯里自己帶的涼白開。

大二第一學期的時候,這對情侶已經成為夫妻了。兩人從大門外轉移到大門內,在校內租了一間十幾個平方的小房子開辦小超市。學校內已經有了兩個大型超市了,每個超市的營業面積都在六百平方米以上。夫妻倆以勤勞制勝:那兩個大超市晚上九點關門,但是,夫妻倆的小超市一般是凌晨一點才關門。學生精力充沛,一般晚上十二點多了,還三五成群地在校園路燈下晃悠。想買東西了,大超市已經關門了,於是就到小超市買。

晚上九點到12點,是夫妻小超市的黃金營業時間。

校內大超市是早晨八點半開業,早晨六點的時候,小超市就開始營業了。每天只休息五個多小時,睡眠不足,小超市夫妻倆就在中午生意相對清冷的時候,輪流趴在櫃檯上打盹。

大二的第二學期,男老闆把自己的妹妹從老家叫來,幫助他的妻子看守小超市,他自己去附近一條街開了個水果店。

我多次經過這個水果店的時候,發現他的生意挺好的。男老闆買了輛新麵包車去水果批發市場進貨。平時,麵包車就停在店門口。

我大三那年,女老闆生了孩子,男老闆的母親過來幫助照顧孩子,女老闆自己經營著大學內的小超市。男老闆又新開個店,在稍微遠些的居民小區,又開了個水果店,他把自己商業街的店讓妹妹看管。

大四的時候,我們都忙著找工作的時候,聽說這對夫妻在西四環買了房子,他們買房子不是住的,而是出租了出去。

學校的教授每次談起這對小夫妻,非常佩服,連連感嘆這對夫妻:“能吃苦,踏實!”,學生們進小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對女老闆也高看了一眼。

這對來自四川綿陽只有國中文化的小夫妻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我現在再說下我的一個同學。這個男生本科畢業後,父母為了讓他有個好的前途,讓他去澳大利亞留學。三年畢業歸國後,我這個同學老想著創業,但是,家裡沒有資金,同學在家呆了兩個多月,不願意出去打工。周圍的人都勸他出去工作,在大家的勸說下,他終於開始求職。他尋求高薪工作卻屢屢碰壁,也很正常,畢竟沒工作經驗,憑什麼拿高薪啊。

既然高薪拿不到,那就拿低薪吧,可是,我同學卻不樂意去找工作了,說出國留學幾年,回來乾待遇一般的工作,自己丟不起那人,自尊心受不了,於是寧願在家閒著。

於是,為了照顧自己的自尊心,這個海歸已經回來兩年多了,居然沒有工作過一天,整天就是在家看電視、打遊戲度日,生活上靠父母“贊助”.

以前與他關係很不錯的同學逐漸都疏遠了他,都覺得這人年輕輕的呆在家裡太不靠譜了。

全球著名的大富豪比爾、蓋茨曾經說過:“當你在社會上沒有任何作為的時候,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自尊。”

那對在大都市裡拼搏出成績的小夫妻以及我這個海歸同學的故事,對比爾、蓋茨的這句話給予了非常詳細的解釋。

第二篇 關於女人的尊嚴

拜倫在他的名為《薩那培拉斯》的劇作里,有幾句表白亦感人肺腑:

人類的生命

在女人胸腔里孕育,

從她的柔唇上你吚呀學語,

她拭去你最初的淚滴,

當生命擺脫羈絆,

當彌留塵世之際,

往往也是在女人面前,你傾吐出臨終的嘆息

四十歲前,極欽佩優秀的女人,無論是年長的、同齡的、年輕的、亦或年幼的女孩,想著上帝多偏心呀,如何就能讓她們才貌雙全,無論到哪,無論做什麼,都能自信滿滿,吸引眾多眼光。而對或自卑、或自私、或霸道的女人,常常嗤之以鼻,甚至懷疑男人對她們的愛。每每面對後者,我便常常慶幸,雖自己算不上優秀,但自尊、自愛、自強,至少維護了女人的尊嚴,沒有成為男人的依附品。

四十歲後,漸漸開始理解為什麼自古就會有人演繹“紅顏薄命”的故事,乃至越來越多的經典流傳至今。優秀的女人因為自己的獨立、自信,寧願承受孤獨,也絕不委屈自己而屈從於男人,堅守著自己自尊的底線。於是我慢慢開始欽佩起那些以往被自己嗤之以鼻的女人,她們無所謂才,無所謂貌,一句怯懦的“我好笨”、“我害怕”、“我不會”竟就留住了男人的牽掛,一句理直氣壯的“養家餬口”竟就留住了男人的錢袋,一句不留情面的“你敢……,我就……”竟就留住了男人的面子,於是她們擁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可以支配的錢財、可以指揮的男人,無論她們的男人有多不情願,無論她們的男人從精神到肉體如何地出軌,卻無論也逃不出她們的手掌心,終歸人要回家,錢要入庫,她們最終是絕對的擁有者。

優秀的女人憑藉著她們優秀的資本為她們的理想而奮鬥,不會為任何事、任何人停留,努力地向她們的目標邁進,她們的幸福感可能在於人生的整個過程;而那些把自己的男人當做自己唯一所有的女人,也不會為任何事、任何人影響,使出渾身解數,即便忍受委屈,飽受非議,也要與她們的男人白頭偕老,那是她們最終的幸福。而介於以上兩者之間的我,既沒有前者的優秀資本,又較後者多了些似同“雞肋”卻又孤芳自賞的自尊、自立,以致常常迷惑,自己觸手可及的幸福究竟是什麼?

當好女兒、妻子、母親是女人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女人體現尊嚴、捍衛尊嚴的過程。

第三篇 我理解的女人的尊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斷斷續續的總在一些報紙雜誌上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美麗的時代知識女性,遇到了一個王子一樣的男子,倆人幸福的在一起,還有了可愛的孩子。後來為了照顧家庭,男人溫柔的勸女人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回到家裡一心照顧他和孩子,理由是心疼女人來回的奔波,還說自己想給她世界上最好的愛。女人幸福的、不捨的聽從他的話,辭掉工作,全心當家庭主婦。可是當婚姻遭遇背叛的時候,男人竟說已經和女人沒有共同語言了;當家庭遭遇經濟困難的時候,男人竟說白白養著女人太辛苦了......最後,女人得重新奮鬥,重新找自己與這個社會的接軌點。

現在的故事當然有了變化,基於這樣的故事情節和結局,很多女性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放棄自己的工作,哪怕工資低得可憐,也要有自己獨立的資本和空間。她們都說:“掙多掙少無所謂,至少可以讓自己多一些尊嚴!”

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糾結男女公平這個問題上,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永遠無解的。但是我認為,世界上既然有了男人和女人,那么就注定了男女有別,注定了男女在社會生活中有各自的角色,既然注定這樣,那么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誰要臣服於誰。

有些男人認為,女人在家裡,就是靠男人養著,既然是養著了,男人就可以趾高氣揚。這種男人最要不得,自己不願意幹家務,妻子做了,還保持一張冷漠輕視的態度,不給予關懷和疼惜,認為只有自己掙錢才是持家。在我看來,女人在家裡的奉獻產生的價值並不見得比男人在外面創造的少。全職主婦也是在花自己的錢,妻子和丈夫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妻子把家弄得井井有條,把孩子駕馭得很好,免除了丈夫的後顧之憂,也是創造了財富。因為,經營家庭也是在經營一項事業。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但不可過分好強。家庭經營固然也是事業的一部分,卻不要成為全部,否則有你氣受的時候。累的時候,有人關心;休息過後,重新打拚,是幸福的。

一個女人,不能將自己的幸福依附在任何人身上,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快樂,要永遠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

女人要有尊嚴很簡單,別太把男人當回事,要有離開男人也能很好活下去的能力。

第四篇 請給他們一些尊嚴

前些天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繃狀態,也沒有時間去看電視,所得到的不過是各路人馬帶回的零星訊息。現在突然鬆懈下來,看著電視裡實時跟蹤播報關於地震的種種事跡,人變得極度脆弱和傷心,跟著傷者的痛苦而痛苦,跟著死者的悲傷而悲傷,也為絕難逢生的倖存者感到心酸,他們或是失去了親人,或是失去了家園。死者已逝,生者重建家園的道路還將是漫長而道遠。

面對越來越多的死難者,我不得不說,能否給死者一些尊嚴?那些或是扭曲,或是驚恐,或是痛苦,以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曾想過的姿勢死去,我們,能否給他們留一絲尊嚴?誰都不想以這種姿勢死去,是突如其來的災難強扭成這樣,他們張大的嘴只是為了呼喊獲救,僵硬的手只想挖開一個逃生的通道,而彎曲的身子或許是為了給身下的倖存者留出一絲空間。或許對於拍攝者來說,他們稟持卡帕說的: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還不夠近。但凡事都不只是一個必然。記不住是哪位德國大師的作品詮釋死難者的鏡頭就非常的好,空間和距離拿捏得相當到位,他拍攝關於甘迺迪夫人悼念亡者的作品,距離和空間表現了作品的嚴謹和對死者無限的尊敬,悲愴的色調從始至終貫穿其間,看者無不為死者和作者悲憫的心而動容,沒有誰希望看到自己的親人臨死前是如何的垂死掙扎。

這一次,受災情況最嚴重的莫過於一所又一所的學校。那些上一秒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瞬間就被死神定格帶走,誰願意看見自己的孩子擰成一團或是蜷縮著或是匍匐以千奇百怪的姿勢死去?我們願意聽到孩子們的笑聲,他們說:媽媽,你別哭,天堂真的很美好。爸爸,你也別哭,天堂里再沒有高樓傾倒。誰那么狠心去撕破這層夢幻的面紗,告訴家長,你們的孩子曾經是怎樣的熬過一秒又一秒,最終累得睡著?

一個被埋在瓦礫堆里的孩子被告之媽媽一直在外面等著,他卻趕緊捂住臉說:別告訴我媽媽,別對她說我還沒出來。一個孩子對救援人員說:我不怕,我們一個班的同學都在這裡,我們都不怕。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個班的同學已經全部匿難,他說,我一直給他們唱歌,他們怎么就睡著了呢?一個孩子說:我好餓啊,餓得都想啃磚了。他們都還是孩子,在災難面前,許多大人都承受不住生命的極限而死亡,孩子天真的勇氣卻讓他們堅持到最後,一個被救出的孩子說:我好害怕啊,我怕我的爸爸找不到我。他活著出來的信念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父親看到他還活著。這是最最純真的理由,在大難降臨時,他一樣的感到害怕,卻更怕爸爸找不著他,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否還活著,他是否也擔心,兒子會找不著自己?

一個九歲的孩子背著他三歲的妹妹徒步九小時從大山里爬出來,他們的雙親都死了,他把妹妹交給救援人員,又跟著要返回去,他說: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還在裡面,我本來應該和他們在一起的,但是我的妹妹太小了,我必須要先送她出來。另一個因救同學而被埋的孩子說:我只想推她一把,讓她快跑。我們都以為,孩子是不懂事的,大人的口頭禪不都愛說,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么?而在這一刻,誰又能說孩子不懂事呢?生與死的巨變讓他們瞬間成熟,瞬間懂得了責任與道義。

在這次地震中,許許多多的孩子成了孤兒,我不知道他們該如何度過失去雙親的日日夜夜,也不知道當他們哭著鬧著要爸爸媽媽的揪心。一位心理學家說,這時候,應該快速轉移年紀小的孩子的視線和興趣愛好,對於年紀大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們正視現實。我不希望看到一個又一個的鏡頭對準他們,一陣又一陣的鎂光燈咔嚓咔嚓照著他們,不停追問他們現在作何感想?大家在災難面前都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大家都悲痛、難過,哭得肝腸寸斷,但是請不要追問孩子現在有什麼感想?請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不幸你也遇難了,別人揪著你的孩子不停的問,你是什麼感想?

勵志達人編輯後語:給死者一些尊嚴,給孩子們一絲空間,那些在臨死之前還想保護著親人的逝者,我們憑什麼不給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