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族團結優秀徵文1200字

中國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著愛的民族。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民族團結的徵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篇一: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每當唱起這首歌,我都會心潮澎湃,浮想聯翩……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多年前,一位從南疆來烏魯木齊闖生活的維吾爾族小伙,身無分文,饑寒交迫,蜷縮在一個天橋下,努力抵禦著烏魯木齊零下20度的寒冬,奄奄一息。一位漢族中年人,看他並非好酒,宿醉於此,只因窮困潦倒。於是叫醒他,帶他回家,中途在菜市場,買了兩公斤羊肉,一口嶄新的鍋,幾個饅頭。回家後拙劣地為這個維吾爾族青年做了一鍋“清燉羊肉”,維吾爾族青年狼吞虎咽之後,中年人送了他200元錢,將他送走。

多年後那個窮困的維吾爾族青年,以他當年獨闖烏魯木齊的勇氣闖勁與語言優勢,在外貿市場闖出了一篇天地。身價百萬計,生意之餘,他也陪同他的外國生意夥伴遍游祖國名山大川。但也不忘花費數萬去尋找當年那位恩人,甚至曾懸賞尋人,但一直未果。私下朋友們和他聊起這事,他才將恩人一事全盤托出。

他說當年恩人相助,他最感動的,不是那一頓救命的飯,也不是在當時還算“巨款”的200元錢,而是那一口嶄新的鍋,那一口鍋證明恩人是真心相助,而非憐憫他,可憐他。

那一口嶄新的鍋,證明恩人“尊重他的信仰,尊重他的民族,更尊重當時窮困潦倒的他”。

這個感人的事例,不正真實地突出了個民族之間的團結互助嗎?而這,僅僅是民族團結大樂章之中的一個動人的音符。

在臨夏縣,曾發生過一件感天動地的事情——入冬的臨夏天寒地冷,劉家峽水庫的廣闊水面上霧氣蒙蒙。臨夏縣蓮花碼頭上一輛準備上渡船的中型客運車因剎車失靈滑入深水中,一起特大路外交通事故發生了。

包括司乘人員在內的33人剎那間與客車一同衝進了冰冷的蓮花碼頭渡口水中,此時,陸上寒風凜冽,氣溫零下十幾度,水中更是刺骨透心寒冷。就在這33條生命經歷生死考驗之時,岸上各族幹部和民眾自發地組成了搶險隊伍,在最寶貴的十幾分鐘內,成功地救出了三十三名落水者,其中二十六人生還,剩下七人因溺水時間過長而不幸落難。

出事的那一刻,不論是漢族大娘還是少數民族老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沒有人召喚,沒有人命令,沒有懸賞,沒有承諾,沒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目的——救人。

那一刻,各族人民團結如鋼,產生了強大的力量;

那一刻,素不相識的人們,將涓涓愛心匯成愛心的海洋;

那一刻,無處不在的感動,沖淡了災難的分量……

在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我只列舉了小小的一部分。你看,那巍然屹立的太子山,見證著唐蕃古道民族團結進步的悠久歷史;那緩緩流淌的大夏河,訴說著河州古地民族團結進步的美麗故事;那奔騰東去的黃河水,彈奏著彩陶之鄉民族團結進步的動聽鏇律。

中國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著愛的民族!愛,在民族團結中流淌;愛,在中華民族裡洋溢!!!

此時此刻,我又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那首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篇二:

1931年,中國東北。面對日本關東軍的大肆侵略,東北人民和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

1937年7月8日,日軍開始向華北進軍,駐守盧溝橋的中國守軍,打著“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鬥志頑強拼搏。敵人衝上前陣,戰士就用刀根他們硬拼。

1938年春,中國部隊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中國軍隊即沒有大炮,也沒有坦克,後來全莊2/3被日軍占領,日本已向外宣稱全莊已被占領,但中國軍隊憑著頑強的精神,最後奪回了大部分地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大地歡慶鼓舞,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所不能屈服的歷史鐵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次站起來了!”

就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實際的行動告訴全世界,中華民族是不能被屈服的。中國人民永遠是團結的,各民族團結在一起捍衛自己的國土,抵抗敵人的侵略。

作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捍衛世界的和平,抵抗敵人的侵略。讓我們珍惜老一輩為我們爭取的幸福生活吧!

珍愛和平!

岳飛、林則徐、戚繼光、鄭成功等這些名字家喻戶曉。因為他們並不是一些普通的人,而是我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多少年來,這些光輝的名字,已成為鼓舞中國人民維護祖國尊嚴,抵禦外侮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懷著對這些民族英雄的無比敬佩和懷念之情讀了有關這些英雄的所有資料。我感觸頗多,腦海里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其中,大家都知道林則徐是我國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福建侯管人,18XX年中進士,曾任東河河道總督,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要職,他為清廉,關心民間疾苦,政績卓著;於湖廣總督任內在湖北、湖南厲行禁菸,頗見成效。1838年12月底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抵達廣州。開始進行以禁菸為中心的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林則徐向外宣告了他禁菸的堅決態度:“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迫使英美商販繳出鴉片二萬多箱重約二百三十多萬斤。隨後,於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中銷毀……鴉片戰爭的失敗,是由清政府腐敗無能,被英國侵略軍的洋槍洋炮嚇跑了膽。昏庸的道光皇帝將林則徐革職,充軍新疆,葬送了由林則徐的禁菸抗英的鬥爭成果。但是,林則徐在禁菸抗英鬥爭中抵禦外侮、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尊嚴和利益的偉大功績,將永載史冊;林則徐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個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將永遠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紀念。

同時,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平時,在班裡,一些同學不光自己不認真學習,還經常給班級抹黑,老師、同學多次教育他,他卻毫不在意,屢教不改。想想那些民族英雄,他們可以為自己國家,民族的尊嚴,利用奉獻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而這些同學與他們真是天壤之別。再想想自己,也真是慚愧,班級里有什麼事,我總是視而不見,也從不積極參與。讀了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我愛我們的祖國,我為我們民族的團結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