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與胡楊林的感悟作文

在去新疆哈密後,坐車去敦煌,沒有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勝景,那路邊看到的,大部分是荒漠,很難看到村落,更別說城鎮,連樹和草也少見。

近處,是裸露的石頭和黑乎乎的沙礫,遠處是黑黢黢的山、混沌處天地相接而遙不可及的地平線、高藍的天空,只有一撮一撮的帶著黃色的野草,在那裡堅強的活著,證明著在這裡還有活物。那種空曠、寂寥、荒涼、蒼涼,會深深地刺激著每一個人,這貧瘠、乾旱、惡劣的環境,依然還有生命在這裡孕育、抗爭。

這裡的生命給人一種心靈震撼的感悟:人應該堅強地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只有堅強的生命才有生存的機會。讓我想到,古代的駝隊,行走在茫茫的沙漠和荒漠中,幾個粗獷、剽悍、剛毅的真男人趕著幾匹駱駝、帶著一批貨物,忍耐著寂寞、孤獨、悲涼,或許還會忍受著飢餓、乾渴、疲勞、酷熱、嚴寒、風沙,那需要怎樣的勇氣,那是怎樣的一批人,那真是一群鐵骨錚錚的漢子。人雖然在大自然面前,有時顯得無助、卑微、渺小;但在大自然面前又會凸顯出堅韌、頑強、偉大。也想到,古代在那裡戍邊的將士,是多么的艱難與傲岸。

到哈密,專門虔誠地去拜訪胡楊林。在參觀胡楊林的時候,似乎都不敢大聲喧譁,怕褻瀆了對生命的崇敬和尊重,只有內心的悸動和震撼。在望不到邊的荒漠中,在那乾涸的砂礫中,那一大片三千年不死、死後三千年不倒、倒後三千年不爛,枝繁葉茂活著的、乾枯而站著的、半枯半榮的、躺著而沒有腐爛依然堅硬的胡楊林,感動得差一點讓我哭了。

那是怎樣的生存環境,那是怎樣的一種樹,那是怎樣的生命。因為生命長久,它或許看多了人世間的盛衰興亡和悲歡離合,把好多東西,看輕了、看淡了、釋然了,只聚精會神地攢足勁讓自己好好活著。雖然它知道刀斧、野火、乾旱,都能奪走它的生命,但它依然努力地活著、繁衍著、擴展著,相互擠成一團互相安慰著、溫暖著、鼓勵著。

那個時候,我很久不曾激動的心,似乎狠狠地振顫著:生命的茂盛不在於環境的好壞,只在於生命本身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