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莊我的根作文

我居住的村莊,在黃土高原上,那裡處於子午嶺余脈形成的殘原溝壑間,既不傍山也不依水。墚峁交錯,溝壑縱橫,各抱地勢,勾心鬥角,山道曲折,大道坎坷,信息不暢,貧窮落後。古時因肖姓大多聚於此地,故曰肖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無山無水可靠的祖祖輩輩,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就地取材,依溝畔而修莊子,挖窯掘洞,墾地栽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仰望晴空萬里,俯視溝壑綿延,抬望眼霧靄茫茫。民風淳樸,和睦友善 ,方言土語,鄉音無改。把父親稱作“大”,姑姑稱呼“娘娘”。把玉米叫做“玉麥”,母豬叫做“豬婆”。把那裡說成“阿達”,把現在說成“銀球”。把褲子稱為“腹兒”,把鞋子稱為“嚡”。與外人交流,常常讓人忍俊不禁。

我居住的村莊,雖比不上江南煙雨迷濛,也比不上塞北雪域綺麗。那遼闊、那高遠、那粗狂,卻是別樣的風景。天藍的清澈深邃,草綠的滴翠如洗,鄉鄰路上相逢,頷首微笑,一種溫情默默傳遞,那感覺讓人的心情萬分愜意。

最美的時刻是日暮黃昏,太陽把最後的餘輝灑在村邊那排柳樹上,一縷縷炊煙在上空裊娜著,歸巢的鳥兒在樹林間聒吵,歸圈的牛羊叫喚聲此起彼伏,母親的喚兒聲宛轉悠揚.....那情景,讓人感覺特別溫馨。

我就出生在這冬暖夏涼的窯洞裡,開始了我的生命之旅。貧瘠的的黃土高坡注入了我“吝嗇”和“小氣”的基因,也孕育了我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大度”心性和平和心態。

煩了累了,就坐在溝崖畔,看白雲追著白雲,看鳥兒飛過天空,看牛羊啃著青草。聽燕子呢喃,聽業績撲棱著翅膀,聽放羊人吼幾句秦腔。或者,擺出漂亮的姿勢向山坡扔幾塊土圪垯,對著溝壑長長的喊一嗓子,體味那回聲迴環的美妙。

我居住的村莊,可畢竟不是陶淵明的“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也不是劉禹錫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陋室。而是融入了社會、融入了時代的現實生活,雖然吃水不再肩挑驢馱,割麥子不再彎腰四折。但依然靠地產糧,靠天吃飯。

只是沒有權力的明爭暗鬥,沒有欲望的誘惑牽絆,只有純淨的地氣和陽光、淳樸的鄉情和心靈。這就是我的村莊,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