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清明為主題優秀作文:又是一年清明時

:逢清明,細雨霏霏,中華兒女祭奠祖先故人,空中又多了份對故人的哀思。

逢清明,細雨霏霏,空中又多了份對故人的哀思,美麗而憂傷。——題記

早晨的雨,午後就停了,卻未帶走路上行人對故人深深的思念。灰濛濛的天,正符合清明的氣氛,樹梢上鳴叫的鳥兒,似乎也多了一份沉重的心情。山野在清明的雨後更顯得幽綠,如浸在了染缸里一般。山前是一片墓園,不大,卻也有二三十來座墳墓。這是公墓,門口立著塊石碑,上面刻著淡黃的楷書:公元二〇〇六年建成。

沿著不寬的石板路向上,兩旁都是正立的墓碑,似椅子,還有的似大戶人家的院門。深灰與淺灰相融合,沿邊雕刻著精緻的花紋,有點像蓮花,一旁還種著桔樹,都寄託著對已故親人平安走好的希望。些許個墓碑已掛上了鮮艷的大紅花,墓兩旁點著一對紅燭,快燃盡了,火焰卻依然旺著。墓上用石塊壓著一張紙,墓前是一籃白菊花。也許先前有人來此掃過墓了。

走到頂端,親戚們也都已聚齊。

在已故親人的墓前,有兩三個人正疊著冥幣,一沓的拿在手中,金銀鑲嵌,一張一張的,疊成了近似三角形的形狀。墓邊的幾株小樹苗正茂盛著,緊貼著墓碑的一側,很快就被幾個人連根拔起,扔在了一邊(大概這也是習俗吧,不過我覺得可能是防止樹苗的根伸展把墓碑掀掉)。又有幾個人分發著牛奶和蛋糕,也許是有以前人們的“分墓餅”演變而來的。上香,燒紙錢,放鞭炮,折幾朵白菊,祭故人。這,就是掃墓的主要流程了。下山後,便是吃排場了。

沿途,小路旁生長著幾叢翠綠的葉子,小小的,卻也茂盛。草叢間,星星點點的點綴著幾朵小黃花。這是綿菜。蹲下細看,微風輕拂過葉子的邊緣。喔,原來這就是製作清明糕的原料。我不由的想起那一個個在蒸籠中冒著白煙的墨綠色糰子,用筷子夾至綴著青花瓷邊緣的盤子中,咬一口,滿餡的都是竹筍和豬肉。這是清明特有的糕點。

雨點兩三點滴落,又瞬間消逝了。有是一年清明時,有是中華兒女祭奠祖先故人的節日,又是山野間綿菜盛開之時,訴說著中華千年的傳統。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祭故人。

作者: 八(8)徐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