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四月的雨絲紛紛擾擾,將深埋心底的思念,輕描淡寫。

我不喜歡清明。四月四,沒由來的愁緒,像雨絲一樣,剪不斷,理還亂。再者,給故去的人送東西,相信他們會回來吃飯,不是無稽之談嗎?不過是封建迷信罷了,不應放心上。

春,濕氣,雨霧停。被父親逼迫出門的我,在濕滑的青石板上不滿地走著,樹木鬱鬱蔥蔥,草地上的水未乾,滲進褲腳,冰冷。父親拿著東西,走在前方,一句話也不說。

山路崎嶇,泥濘的土粘著鞋底,輾轉到一方墓前,止步。以目光打量,所見之處,儘是荒涼,腳下,幾盞褪色的燈籠,靜靜地躺著。墓前,字型上落了青苔,很綠,像是從墳墓里長出來的,仿佛不留意,就會爬到身上來,陰森得讓人不想多待。

父親倒沒什麼感覺,用手拔著肆意的雜草,輕輕拿起東西端端正正地擺好,而後將一束白菊穩穩地擺在墓前,他做得很慢,像是在回憶什麼。而後,我看他將一瓶家裡釀的酒放在了碗邊,我記得,爺爺生前很喜歡喝酒,我看著父親,曾和他提起爺爺,他總是閉口不言,我以為是人散了,記憶淡了,沒想到,他一直記得,但生活不允許他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薄涼的人,是我。

他的背影悲涼,歲月在他身上刻下的滄桑,密密麻麻。我小心地走近,他好像想說些什麼,張了張嘴,卻又止住了,未發一言,是風,吹紅了他的眼。他從回憶里醒來,無力地揮手,讓我拜三拜,我一掃之前的不忿,低頭彎腰,“爺爺,您現在很幸福吧,我們都挺好的……拜完後,我抬頭,看著眼前的墳,淚光打轉。

我曾以為最傷感的不過是“欲語淚先流”,才知道,還有一種,是近在咫尺,近到仿佛跨過一座墓,我就能看到你,卻遠在天涯,遠到你只活在回憶里。

我忽然明白了,父親喊我出門的意義,有些人,離開了就不會回來,可他們還活在以往的歲月里,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那還有誰記得他們?

或許我們逃不開遺忘,清明的存在,是在提醒著我們,別忘了記憶里與世長辭的人。他們的名字不被提及,故事無人銘記,但值得高興的是,我還記得,只要我記得,他們就不曾離開。

清明,一年一次,我也想和記憶中的人,好好吃頓飯,話一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