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清明憶“車老”

以前每年清明節回家都會感覺周圍有點變化,鄰居的老人越來越少了,空蕩蕩的大院裡也多了些匆匆去掃墓的人。我的鄰居中有一名叫車飛的老人,大院裡的人都叫他車老,如今車老也走了,那些兒時的記憶卻依舊清晰,似乎車老還在門前曬著太陽,講述昔日他的各種經歷。如今,時間將他永遠地固定在一個小盒子裡,他的歷史,也歸還給了歷史,沒有人再有機會去聆聽。門前的午後,不見了侃談的老人,沒有了曬太陽的藤椅,只有昔日那棵孤零零的梧桐,風吹起地上的塵埃,捲起飄落的舊葉,迷茫之中,仿佛依稀看到車老在樹下下棋,練字,聊天的身影。

車老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他是抗美援朝中負傷的老兵,戰爭的印記深深地烙在了他的面龐上。在我幼年的時光里,在門前的那棵能遮蔽烈日的梧桐樹下,他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述他在朝鮮戰場上的各種經歷,幼小的我充滿好奇。

抗美援朝時,車老在一線當電報員,每次志願軍衝鋒時,車老要背著碩大的電報箱,及時將戰況信息發給後方部隊。在一次後撤過程中,敵方的榴彈炮在距車老不遠處炸開,強大的衝擊力將他擊倒,醒來時,他發現自己的臉上多了幾條彈片留下的深深痕跡,一邊耳朵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車老負傷回國後,在老家的單位做檔案收發工作,後來身體每況愈下,他便當起了門衛,一乾就是三十幾年,單位的檔案櫃,單位門前的空地,車老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當兵時的勤勞和一絲不苟,在車老的一生中不曾改變。他經常說,雖然在朝鮮戰場上只呆了一年多,但在以後的幾十年中,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個兵,他總是在不停回想,他似乎這一生都沒有在戰爭留下的創傷里痊癒。“我所在的連隊犧牲了很多戰士,我當時年紀小,他們都對我很好,現在我回來了,卻沒法到他們墓前為他們掃墓。”每到逢年過節,車老總會這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