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爺爺的親情隨筆:爺爺的往事

:隨著時光流逝,爺爺已經從意氣風發的讓人變成一個圓潤的小老頭兒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爺爺的往事》這篇文章吧!

咣當…咣當…村子那頭冒著黑煙的老火車緩緩地慢下來,一個矯健的身影從上面迅捷地跳下來,年輕的爺爺拍拍身上的炭灰,大步流星地朝村子裡走。這時候在地里幹活兒的人便都停了下來,指著那緩緩而行的火車,興奮地叫嚷“火車慢啦,火車慢啦,軸爸回來了”,頓時,地里的鄉親們都齊刷刷地把頭扭向了東邊,望向那個剛下火車的人。多少年來,鄉親們對這一情景很是稀罕,每次看見都會停下來調侃一番,在他們眼裡火車不到站是不會停下來的,能半途從火車上跳下來自然不是一般的人呀。而那個被看的人就是我年輕時英俊的爺爺,他最早的職業便是火車司機,因此村里人都有幸目睹了這樣一幕。

這時候的地里便開始熱鬧起來了,有人說,“你看人家開著火車上下班,神氣呀”話音剛落,女鄉親接著“我娃將來就開火車去,拉上你們去江南海北,咱們都坐他一回神氣神氣,哈哈……”這時候爺爺走過來在地頭沖鄉親們打打招呼,絲毫沒有一點兒神氣,滿身的炭灰,一臉的疲倦烏黑烏黑的,在火車上燒鍋爐經常被熏成這樣。

這格外光榮的時刻可惜我沒有機會看到,那時候我的爸爸尚是小孩子呢,這么久遠的事情只是老人們茶餘飯後常常會講起的小故事,我聽多了自然覺得很是自豪,這也是我的小夥伴們羨慕我的原因,畢竟那時候有個會開火車的爺爺是多么神氣的事情呀。其實並非想像的那樣好,聽奶奶說,我們家就是因為爺爺是開火車的,掙工資,因此就被劃成了經濟戶,每逢生產隊分糧食的時候,全家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個時候也是奶奶最心酸的時候,因為爺爺掙的那幾十塊錢根本不能解決全家人的肚子問題,六個孩子個個餓的面黃肌瘦,卻也領不到一點點糧食,奶奶經常會叨叨說“這經濟戶倒不如貧困戶呢”。奶奶每每回憶這些苦日子時候都會教育我們幾句,不要浪費糧食,要勤儉節約、要感恩現在的幸福生活,這是他們那個年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孩子多,糧食少,全家人的肚子是個大問題,爺爺身上的擔子自然很重,下班回來也不休息一會便下地里幹活去了。其實貧困的生活在爺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因為爺爺自小就是個窮苦的孩子,九歲沒了媽,十二歲又沒了爹,爺爺的童年是孤苦的,尚且有個年邁的奶奶和叔叔可以依靠,爺爺的兄弟三個便是天各一方由親戚家撫養長大。聽爺爺講過一回他的奶奶,那是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因為酷愛讀書,爺爺在縣城上國中,到冬天放寒假的時候,別人都各回各家過年了,爺爺也回來了,到了村口才發現自己沒有家,他徘徊在村口久久不願回去,爺爺幼小的心裡有多苦多冷我們誰都體會不到,最終爺爺還是被他拖著小腳的奶奶帶回了他叔叔的家裡。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爺爺是含著眼淚講完的,聽過這段往事的我們沒有一個不流淚的,爺爺是個苦命人。所幸晚年非常幸福,子孫成群,兒女孝順。

奶奶說過,爺爺這輩子只流過三次眼淚,小時候就不知道了,她見過的也就是這三次了。一次是因為三叔家的妹妹,爺爺奶奶去他們家待了一段時間,往回走的時候,那時只有兩三歲的小妹妹拽住爺爺的胳膊,哭著死活不讓爺爺走,爺爺心疼的流淚了。另外一次便是因為我,那時我在鎮上上國中,放星期天回家,我給爺爺奶奶買了二十個元宵,在吃元宵的時候爺爺笑著說好吃好吃,吃著吃著就哽咽了,爺爺流淚了。第三次便是講他奶奶的時候,因為這些小事情,錚錚鐵骨的爺爺流淚了。奶奶說你爺爺年紀大了,眼淚就多了,年輕的時候就算天塌了也不會流眼淚。

爺爺的故事很多,爺爺講的故事也很多,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最愛聽爺爺講的“與狼同行”“詐鬼”一類的故事,既害怕又好奇。話說爺爺晚上下班,從站台到回家的路上,那時候村莊人煙稀少,偶爾便會有狼出沒,膽大的爺爺從來沒有懼怕過,好幾次都與狼同行過一段路。有一次是在一片高低不平的莊稼地里,爺爺在壟子上頭走,狼在壟子下面走,爺爺走它也走,爺爺停下來點支煙,菸嘴一閃一閃,它也臥下來閃閃他綠瑩瑩的眼睛,像老朋友一樣,沒有一點兒敵意,但爺爺絲毫也不敢放鬆警惕,最終在和平的對峙中,狼放棄了這個看起來很友善的人,掉頭跑走了。爺爺至今都很奇怪,他見過好幾隻狼都沒有攻擊他,只跟蹤了他一路就跑了,按我的理解就是爺爺是個善人,狼是通神性的動物,所以跟著爺爺其實就是在保護爺爺呢。

“詐鬼”的故事頗像魯迅先生的作品“踢鬼的故事”,而爺爺的形象也非常像魯迅先生,有直面人生的剛毅,也有蔑視一切鬼神的氣魄。講這段往事的時候,爺爺說這是他心裡最發毛的一次,同樣是夜晚下班回家的路上,同樣也是途經一片荒野地,遠遠的爺爺就看見一閃一閃的火光,心想這可能是火堆子吧,心裡沒鬼自然不會害怕,於是便朝著那火堆子一步步走近了,就快走到跟前的時候,爺爺的心裡“咯噔”一下,只見那火堆子周圍有一群人在烤火,再仔細一看這些人都沒有下巴,並且一個個都不說話也不動彈,爺爺這下心裡發毛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鬼”嗎?便決定上前探個究竟,看看到底是人是鬼?結果上前一看,原來這一群人個個都穿著大衣立著領子縮著脖子,被火堆子照著半張臉,自然看不見下巴,虛驚一場,還以為是鬼呢。倒是爺爺這個大半夜路過的不速之客把人家嚇了一跳,一驚一乍之後,大家都釋然了,原來大家都是為國家搞建設白天扎電線桿子,夜晚露宿在荒野的工人。那時候正是六十年代初國家危難之際,我們的前輩們就是這樣為了祖國嘔心瀝血搞建設,而開火車的爺爺也是他們當中平凡的一位。

說起嘔心瀝血為國家搞建設的前輩們,我想起了爺爺講過的三爺爺的一些往事。說起三爺爺我不由想起“最可愛的人”,三爺爺正是抗美援朝的軍人,戰爭結束後就在南方落戶了,並且在那裡娶妻生子,回老家探親的時候已是闊別親人十幾年之後了。三爺爺一家人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到了臨汾火車站下車,等著爺爺過來接他們,爺爺一下班臉也顧不上洗就趕緊去接親人們去了,那個心情爺爺沒有表達出來,但我能體會到那種就要與闊別十年的親人相見,萬分激動的心情,爺爺在人群中不斷地搜尋著,一個一個,一個都不肯錯過生怕漏掉,一遍又一遍爺爺尋找了大半天,站台上幾乎沒幾個人了,爺爺心裡很是著急,烏黑烏黑的臉上豆大的汗珠滾下來,爺爺顧不上擦汗水,準備再找一找,忽然,對面一個人也在萬分焦急地尋找著,兩個人在一剎那定格在那裡,互相盯著對方看了一會,接著就三爺爺就叫了一聲“哥,我是吉才呀”!爺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就是他思念了十多年,在站台尋找了大半天的弟弟,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十幾年過去了,當年只有十四五歲的孩子,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難怪爺爺尋了半天都沒認出來,而爺爺也由於剛下班,穿的滿是灰塵的工服,臉上也是黑黑的,一點兒都不像他本人了,兄弟兩個找來找去,原來親人就在眼前卻不認識,爺爺講這些往事的時候,我腦海中像老電影一樣播放著他們相見時的情境,原以為這樣的事情只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一番激動的相見之後,爺爺把他們領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兄弟倆便聊起了工作的事情,早先在書信中爺爺就知道三爺爺是一位地質勘探工作者,常年在野外工作,非常艱苦。這次見了面,兄弟倆卻沒有抱怨工作的繁忙和辛苦,更多的卻是對工作的熱情,談論的也是國事,兩個平凡的人,在生活的重擔下,心裡裝的卻是國家,這就是爺爺那個年代的人,他們對國家那種熱愛和對工作的忘我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時代的年輕人難以企及的。

在我的印象中三爺爺很溫儒綿善,個頭不高,臉圓齒白,穿著非常整潔,這僅僅是兒時見過兩回的一點兒印象,三爺爺是爺爺的親弟弟,而大爺爺卻是爺爺的同父異母的兄弟,爺爺的兩個兄弟都是在六十幾歲的時候去世的,三爺爺去世的時候,爺爺坐火車去了湖南,在病重的三爺爺身邊看護了兩個月,到臨終的三爺爺始終都昏迷狀態,處理完後事,帶著失去親人的悲傷,爺爺回到了老家。

爺爺一輩子不迷信,對算卦一類的事情更是嗤之以鼻,跟迷信的奶奶生活一輩子卻沒有被影響到,可見爺爺堅定的共產主義立場,他一輩子最相信一個人,那就是他心中最偉大的毛主席。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常常感慨人生的好多無奈,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我總覺得歲月是把磨刀石,一把鋒利的刀在歲月的打磨下會變得很圓潤,失去了所有的稜角和尖銳的性格。年輕的爺爺就是那把鋒利的刀,憑著這把刀一樣的堅毅和銳利度過了那艱苦卓絕的年代。前些天大姑說“你爺爺年輕時是個很討厭的人,沒人敢在他跟前吃飯,沒想到老了居然這么討人喜歡。”是啊,如今爺爺已然被歲月打磨成了一個圓潤的小老頭兒了,挺直的腰板不知何時變彎了,直面人生剛毅的眉峰亦變得那么可愛了,那雙開始渾濁的雙眼尚能看出來那一點點不屈服的精神頭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