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如何養生 做好三個要點為健康加分

一、防情緒中暑

按照中醫“天人相應”之說,氣候變化會引起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等異常狀態,這是“情緒中暑”引起的。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神經細胞對夏日氣溫、氣壓和濕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高溫氣候會影響人體的情緒調節功能,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分泌的激素分泌,於是產生一系列類似“中暑”症狀。

一旦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噁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高溫作業或易中暑人群,為了以防萬一,平時也可以適當吃點藿香正氣水。

為防“情緒中暑”,一旦火氣上來,可以採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

二、補水宜喝粥

在大暑節氣養生,首要是補水。此時節喝藥粥能補氣清暑,健脾養胃。

李時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選用粳米、綠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養胃的穀物為主料,輔以百合、蓮藕、黃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涼清熱蔬果,加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涼益氣、滋陰補血的肉製品煮熬而成。

所謂“天生萬物以養民”。大暑期間,還應該多吃絲瓜、花椰菜和茄子等當季蔬菜。淮山藥有補脾健胃、益氣補腎作用,多吃淮山藥可以促進消化,改善腰膝酸軟,使人精力旺盛。

三、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的治療時機。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貼療法,它是利用夏季“三伏天”陽氣最盛的節氣特點,採用穴位敷貼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藥滲透皮膚,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我們敷貼的藥物最常見的是選用一些辛香、逐痰、溫陽、驅寒的複方中藥,結合透皮給藥技術,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肺俞、膏育、大椎、百勞、定喘等穴位敷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