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作文300字:父親的份量

這些天,一直有個影子在眼前,間或而清晰地晃動著,讓我心神不定,讓我細淚盈眶,讓我浮思掠憶。

那個影子就是我的父親。他好像一直喃喃地試著給我述著什麼,我那么認真地尋聽著,卻什麼也沒聽到。我甚至有些惶恐了,我一直很硬強地生活著,莫非是什麼坷坎要混沌了清洌的心緒,要不怎的會如此地脆弱,以至於驚擾了父親的天國?

父親已經逝去了五個足年了,真的不知道他在他天國怎么樣了?我已經好些時間沒有如此戚戚地念想著他,掂著父親的份量了。

在記憶中,父親從來都是一個孱弱並且主動示退的人。在回憶中,父親大多時候都是默不作聲的,倚在人堆傍邊地也看著熱鬧,生怕驚喜了人家一般,逢人都含著止著腳步的淡輕的微笑。人人都可以老遠地或緊挨著扯開嗓門地呼著他的名字,換回他細脆的止著腳步的“啊、啊”的回應。正是父親的這種的周遭和行事,一直讓我們幾個做子女的,脆弱著生活,堅硬地成長。

村里人大多時候都把父親的孱弱歸因於我的母親,說是母親的強勢顯襯了父親懦弱。而母親從不接受這樣的觀點。母親的道理很簡樸:男人的隨性的躬讓等於把執仗的戒尺交給了對方,而至於象父親那樣一個農村的男人沒有生龍活虎的耕種技能也是不會被人頂得起來的。這兩個弱項,父親都占著份。所以只能是倔強的母親默默地撿拾起了那些本該屬於父親的農活和街坊鄰里的本領。久而久之,在我們村里,父親和母親的角色便顯出了倒置,父親的份量也就有些偏失了。這一點,我們幾個孩子從小就感覺到了。

其實,父親境況完全因為他是個木匠。一個典型的個體手工業者是不會去同時操練出一手農活把式的。只是因為出身成分好,為人卑謙,技藝超群,才至眾口塑碑,好人一個,要不然大事小事還真沒他說話的什麼份。當然,要說到父親的手藝,從先前手工業合作社到後來的十里八鄉,不是登峰造極也可以說望其項背。業內的班班門門,他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就連我們幾個兄弟,在一直的耳濡目染之中,做個門立條框也曾經是輕車熟路的了。

或許母親是對的。父親雖說生在農村,是個“農民”,卻一年四季到隊里上門戶給人家打著木工活,從不上田插秧下地掘薯,基本上屬於“四時”不辨“五穀”不分之人。所以一直以來,他的生活姿態都不夠挺撥,總是有些“不務正業”的委身之感。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剛實行“包產到戶”那年春耕,父親“被迫”著下水田平地備秧。沒料著大半天的時間,有著一身授繩直木本領的他硬是無法把那丘盪著泥水的田地平整好,生生地耽誤著我們家幾個手臂纖嫰手法稚拙的並不寬裕的春種時間,把倔強的母親急成個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