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中午打個盹,讓心歇一歇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時為立夏。

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螻蟈,是一種蛙類,立夏時節在田間鳴叫;立夏後五日,蚯蚓感知陽氣,鬆土而出;再五日,王瓜的藤蔓迅速攀爬生長。

古人解釋,夏為“假”,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春生夏長,世間萬物進入瘋長的時節。人到了這個季節,新陳代謝也隨之加快,日常生活起居又有何講究?本期節氣養生,浙江省中醫院中內科金濤主任醫師繼續為大家分享他的養生經。

》》》》 居

倡導晚睡早起午後打盹

小盹不要超過40分鐘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之後,氣溫明顯升高,炎暑降至,雷雨增多。本周杭州的天氣,就很典型。

《黃帝內經》描述,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晚上睡覺時間可以比春天稍晚些, 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該早點起床,順應陽氣的充盈。

晚睡早起,睡眠時間相對減少;再加上氣溫升高,午飯後常常感覺精神不振,所以可以開始午睡的習慣了。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位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了“power-nap”的概念,在他看來這種15~30分鐘左右的午睡是一個“能量盹”,重整心身,讓你以更好地狀態面對下午的工作。

午休的確有很多好處,不過提醒大家時間不宜過長喔。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不久前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在對超過30萬東方和西方人樣本的午睡習慣、日間疲憊程度比較後發現,午睡時間長短與代謝疾病風險存在“j形關係”,午睡時間越短越健康,尤其不要超過40分鐘,否則可能有損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