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小主人之二

第二天:

有了第一天的教訓和經驗,第二天的工作相對來說就比較順利了。移動洗衣機時,不再是狼狽收場了,很輕鬆的就完成了任務;洗衣服時,不會再忘記用清水再洗一遍了;晾曬衣服時,衣服怎樣搭配才合理,怎樣使衣架保持平衡等這些問題做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可是今天買菜這個任務卻難倒了我,平時跟媽媽去菜場,都是做後勤工作——比如說拎菜啊,最多就是我管帳。可如果真讓我和伶牙俐齒的小販討價還價,我還真不會呢,可還得硬著頭皮去做。

買菜可比我想像中的難得多,本來我已經計畫好中飯和晚飯的食物,可是一到菜場,看著攤位上五花八門的蔬菜和肉類,頭腦中的計畫就全部忘記了。“到底買什麼呢?”這是我一直不停的問題,毛豆?絲瓜?青菜?豆腐?肉絲?黃瓜?好像每一樣都很好,怎么辦?這時的我已經慌了手腳。

還好有媽媽,我和媽媽商量著,決定:1、通菜 2、絲瓜毛豆 3、青菜豆腐湯。說乾就乾,我們馬上行動。在耀眼的陽光下,我加快了腳步。賣這些菜的小販可真多,每個都夸自己的菜好,絲瓜毛豆青菜長的又差不多,到底買誰的呢?還是媽媽支了一招:絲瓜頭上有黃花的,皮顯得十分綠;毛豆要挑碗裡比較少的,這樣就比較新鮮;青菜要買嫩的,好青菜一眼就能看出來。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裡就有底了。很快,勞動成果就很顯著了。不過我第一次討價還價還是失敗了,小攤販連1毛錢都不肯讓,真是太失敗了。一回到家,我就馬上打開了空調,買個菜就讓我的衣服都濕透了,可那些還在外面工作的人們、在陽光下辛苦勞作的農民工、在田地里工作的農民,他們怎么辦呢?

心得體會

這一天的經歷讓我感慨萬千,如果不是這項作業,或許在父母做家務的時候,我會在一旁悠閒的看電視;如果不是這項作業,或許父母在廚房冒著高溫為我燒飯的時候,我會在一旁吃著零食;如果不是這項作業,或許地板髒了,廚房亂了,收拾的人永遠是父母。或許老師的這項作業不光是讓我們為了作業而作業,而是教會我們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後,就算沒有這項作業,我也要為父母分憂,幫父母做些家務,讓這項作業不再是作業,而是一種習慣。

簡評:既然用日記的形式,那么要注意日記的格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