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1)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 冬至節?我心裡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喔。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麼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於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後,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喔,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裡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裡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於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喔!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2)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麵團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麵團,撒上些麵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麵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麵團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麵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著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說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3)
昨天從西安回鄉下農村辦事,順便買了肉餡,媽媽用蘿蔔和大肉摻和著,包餃子吃,提前過了冬至!
今天早上從我們縣城藍田走高速公路回西安,陽光燦爛的天氣,讓我的心如春潮,主要是公路附近正在發展的新農村,讓我感覺到特別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路順利到西安我工作單位時剛剛十一點,我打電 話給同事趙大姐,告訴她我專門在我們縣城給她帶來我們藍田特產:核桃,讓她來拿。趙大姐就說我破費,剛做手術花了一萬多還買核桃乾什麼?我說大姐平時對我關照,核桃咱超市要20多一斤我們縣城才12塊,特便宜就買啦!
大姐拿核桃時說餐廳有免費餃子供應,走上去吃吧!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傷耳朵沒人管!
我們人人樂連鎖超市每一個冬至都免費提供餃子,我們北方流行冬至吃餃子是一個風俗習慣,小時候家裡沒錢買肉,吃的是純菜餡的餃子,蘿蔔豆腐白菜的大雜匯的餡,也把我吃的肚圓如鼓!那時能吃頓餃子比過年還開心!
在餐廳吃的是各供應商提供的餃子,思念牌的三全牌的灣子碼頭牌的龍鳳牌的等等全是,但是還是昨天下午自己家包的餃子香,因為是媽媽包的有愛的味道!
今天冬至,親愛的兄弟姐妹你們如果還沒有吃餃子,就抓緊時間吃一碗吧!過一個傳統的冬至節,感受一份生活的溫暖和幸福美滿吧!
打電 話問俺家大魚有沒有吃水餃?這小子說正和一個女同事逛商店買東西,他買的餃子在飯館吃了!其實我還希望俺們家大魚能有一個女朋友跟他成親安居樂業的!有時候他開玩笑說沒有房子就不跟我生活的剎那,我的心還是會被那同志愛情未知的將來困惑。
我現在的想法是快樂生活,快樂戀愛,無論我們的相識,是緣份,或者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夢,我能做的就是珍惜這份緣,珍惜每一個用心交流的日子。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4)
今天是冬至,爸爸媽媽說要吃餃子,他們就一起包起了餃子。我想,能幫爸爸媽媽做點什麼事呢?對了,我可以幫他們砸蒜啊!
平時看爸爸砸蒜都特簡單,我想應該沒啥問題。說乾就乾,我找來蒜頭,剝了七八瓣,蒜瓣白白胖胖的,就像小娃娃。我掄起擀麵杖,對準一個蒜瓣,使勁砸下去。“嗖!”地一聲,蒜瓣像只青蛙一樣,跳到了洗菜池裡。你這個淘氣包,我就不相信砸不爛你。我又舉起擀麵杖,瞄準蒜瓣砸下去,結果還是砸偏了,差點打到我的左手。說時遲,那是快,我拿起擀麵杖“咚咚咚……”七手八腳地亂砸一通,結果沒砸碎幾個蒜瓣,蒜汁還濺到了我的眼睛裡,搞得我淚流滿面。媽媽見我這樣狼狽,說:“哎呀,你這是在砸蒜,還是在打仗啊!你應該先把蒜瓣壓破,撒一點鹽,再砸。你試試看吧!”我照媽媽說的,把蒜瓣一個個壓破,再撒上一點鹽,砸起來,蒜不但不亂跑了,也不再濺蒜汁了。我終於學會了砸蒜。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看起來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用心、掌握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5)
今天是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慢慢變長,黑夜就會慢慢變短。古代的人們也有慶賀儀式,現在一般在冬至這一天裡人們有吃湯圓,餃子等等,而且杭州人們也有冬至掃墓的習俗。奶奶就決定給我們做好吃的湯圓,媽媽就給我做南瓜餅。
我上完了興趣班,一走進家門就聞到了一陣南瓜餅的香味,我跑到廚房看見了奶奶在煎南瓜餅。南瓜餅被奶奶煎得金黃金黃,聞起來香極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拿著一塊南瓜餅給我吃,我咬了一口,啊!這個真燙。但很甜很甜。我如一隻飢餓的老虎一樣,一口氣吃了兩個半。
吃中飯了,奶奶給我們做了有油煎的湯圓,裡面放了很多的佐料,比如有瘦肉,蟶子,冬筍,豆腐皮,大白菜,金針菇等等。這些菜聞起來香噴噴的,讓我們今天大飽口福。
我喜歡冬至,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的東西了。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6)
今天是冬至,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裡。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里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么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里。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咽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晚上,在溫柔的月光下,我們一家人坐在陽台上聊天、講著笑話,齊樂融融……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7)
在冬至夜,我家準備吃火鍋,但不是去外面吃,而是買了菜,自己做火鍋!
我們一坐到餐桌旁,爸爸媽媽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卻邊吃邊觀察冬至夜的夜空。我突然叫道:“爸爸媽媽,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媽媽聽了有了興趣,一看,果然,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
又過了一會兒,我再看看,哈!冬至夜的夜空又成了深紅色。媽媽和爸爸也發現了,都覺得很有趣!慢慢地慢慢地,深紅里出現一點檸檬黃,一點一點,檸檬黃慢慢變多,和深紅搭配起來,特別漂亮!爸爸說這樣的夜空是因為空中有霧,家家戶戶的燈光和路燈的燈光映襯著夜空才出現的。
吃著吃著,我想起了“二十四節氣歌”,就背給媽媽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節氣歌里有兩個“冬”字,其中一個冬字應該就是“冬至”的意思吧?背完節氣歌,我又問爸爸媽媽座右銘。爸爸怎么也想不出來,媽媽讓我開個頭提醒一下。我說:“先來三個:一個‘少’,一個‘欲’,一個‘書’吧!”媽媽一口就回答上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爸爸卻一個都沒答上,反應真慢!
這時,爸爸的手機響了,原來是爸爸單位的一個叔叔發來的:“剛才買了一把菜刀,想殺你那天釣到的魚,結果第一刀就切在了自己的手上。”我、爸爸、媽媽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這頓火鍋吃得可真香啊!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8)
今天是冬至,媽媽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面,又是調肉餡兒。媽媽昨天就說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我起床後趁媽媽不注意,悄悄來到書房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里點搜尋“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信息。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傳說是這樣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佳句:“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我故意問媽媽“媽媽,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媽媽搖搖頭。“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治病救人的‘醫聖’張仲景。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說。媽媽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暗自高興地想。從網上我還學會了一首關於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了嗎?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9)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
我最愛吃餃子了。看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我忍不住跟了過去。只見奶奶把剁好的肉餡,還有大蔥放進盤子裡,又放了各種調料把餡拌好,最後又放了些香油,頓時,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奶奶看到我的羊子笑了起來,說:“小乖乖,你知到我們為什麼愛吃餃子嗎?這裡還有故事呢!”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一名醫,他的醫術很高,什麼病他都能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人們稱他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張仲景從外行醫回來,一路上看見很多人穿得破爛單薄,臉上都生了凍瘡,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於是,決定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大家。他帶著人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進鍋里熬好後,又把它們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一隻只像耳朵一樣的東西,煮好了分給大家吃。人們的凍瘡慢慢到就好了。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張仲景給它起名“祛寒嬌耳湯”,那天正好是冬至,很多人都分了一大碗湯,兩隻嬌耳,大家吃了以後,覺得兩耳發熱,凍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就好了。
後來,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人們吃的餃子了,還說,到了冬至吃餃子,就不會凍爛耳朵了。
聽了奶奶的故事,我心裡敬佩著張仲景助人的事跡。我們這個大國家,有許多古人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么多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自豪。
關於冬至的日記精選10篇(10)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在這冬至節前後,許多人家會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當然也為了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冬至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在冬至這一天,好多人家也會去給已故的親人墳頭添一把土,表示給已故的親人添溫暖。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我們江南尤為盛行。湯圓用糯米粉製成,內包用赤豆製成的豆沙,加上芝麻暈油等,這種圓形的甜品,也許原來也有與赤豆粥相同的起源?但後來逐漸引伸到“團圓”“圓滿”,合家同吃表達人們對家庭幸福的祝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可見冬至吃湯圓的風氣之盛。
還有喔,今晚我剛剛去親戚吃“冬至”圓回來,就急不可待的想在這裡留下點腳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