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精準扶貧個人民情日記三篇

篇一

X月X日,今天我們所有都起得特別早。早上7點,我們吃過早點迎著茫茫細雨驅車前往XX鄉XX村入戶走訪,經過1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XX村,路邊辣椒笑盈盈地望著我們,玉米漲紅了小臉害羞地低著頭偷偷地看我們,五星紅旗在XX村的上空迎風飄揚。

村委會的同志們熱情地接待我們,一番寒暄後,我們沿著泥濘小路來到異地搬遷戶張巨分家。她家低矮的三間土木房,家裡很亂,院裡幾隻小雞正在覓食。張巨分正在打掃衛生,對我們的到來感到有點意外。知道我們的來意後,張巨分告訴我們,山上條件太苦了,缺水不說,莊稼靠天不說,還有野畜襲擾,一年下來沒啥收成,加之勞動力不足,太想搬遷了。張巨分知道自己已是搬遷戶興奮不已。接連說感謝黨感謝政府。

再往上走,來到張坤發家,他正在地里種黃署,告訴他我們是精準扶貧工作組的,想到他家裡坐坐,把我們帶到他家。家裡條件還好一點,雖然住在山上,但是木結構房也收拾得很乾淨,他說房子建了好幾年了。張坤發家裡五口人,我們問他現在主要有些什麼困難,他說主要是她女兒上學比較困難,才9歲,每天要走幾里路到山下讀書,又沒有同伴,中間要穿過好幾個樹林子,現在野豬比較多,很有危險,上學的時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學要是太忙就來不及接,希望能夠解決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幫忙在鄉里協調一個屋基,還是想搬到山下去住。

接著我又到唐海林、鍾宗明、李昌海等幾家,情況大體差不多,都屬於比較勤奮、生活過得去、但生存條件又比較差的一類。他們都反映山上條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壞性大,莊稼都種不成,要求村里能夠幫他們遷到山下居住。

從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遷移扶貧是正確的,應該把村民從山上遷下來,人雖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還是可以種,而且還可以利用山場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城市化,那么農村發展的趨勢應該是集鎮化和村莊化,如何探討一種土地流轉機制和搬遷幫扶機制,把那些生存條件惡劣的村民集中遷移到公路沿線、集鎮周圍,讓他們遷得下、住得穩、能發展,應該是政府認真研究並切實解決的問題。

篇二

1月7日,房產管理中心主任***帶著領導班子成員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鄉*村的貧困戶家中進行慰問。對韓保良、韓大山、韓保新、韓小勇等貧困戶、留守戶一一帶去了食用油,速食麵等生活必需品作為過節的禮物,詢問了大家的生活難處,鼓勵大家要努力生活。對韓有福等致富戶詢問了致富經驗,讚揚其帶頭模範作用,鼓勵他們帶領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來到貧困戶的住地,走進了他們的房間,看了他們室內簡陋的陳設,***主任心裡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們需要幫助,我們的工作做的還是不夠,我們還是不夠體貼他不斷的這樣自責著,我知道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著要去探望他們,他說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民眾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我們不能懈怠。

韓大山的家裡是破舊的青磚房,門口大門是兩塊木板經歷了歲月的摩挲已經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兩個老僕人,多少年風雨不改的為他的主人守護那小小的庭院。開門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地地道道的農民的臉,憨厚,淳樸中洋溢著滿臉的微笑。

你們是政府的人?我認得你們。

韓大山,快過年了,準備年貨了么?

呵呵,呵呵!

韓大山樂呵呵的接過***送給他的生活慰問品,揮動著手讓大夥進他的屋子。***仿佛發現了什麼,把油從他手裡拿了過來。

你的身體可又不好了啊,我來替你拿著吧。

韓大山依舊是那樣樂呵的笑著,我這時才發現他走路時腿腳有些不靈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僂,頭髮也白了很多,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走起路來卻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

屋門敞開著,雖然說是大白天,但是屋裡的光線依舊很昏暗。裡面的東西很少,除了兩個水缸幾乎看不到什麼家具,更不用說什麼家用電器了。但是正門口的那張八仙桌子卻收拾的乾乾淨淨。韓大山坐了下來,

還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質問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頭,笑著點了下。

你要照顧好孩子,有困難找黨,找政府,不要再這樣一個人承擔了,你要是身體不好,孩子怎么辦,你要多為孩子著想。

原來韓大山的媳婦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走了,他一個人撫養著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斷,身體狀況愈加的惡劣。他有兩畝地,本來他這樣的困難戶每到農忙的時候村里都要幫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里、鄉里反應了他的情況。但是淳樸的他不願意麻煩別人,一個人不聲不響的就把東西收到了家裡。勞動量一大,他的身體就受不了,以至於現在連

走路都有些搖晃。

這時候一個孩子跑了過來,一上來就要拆速食麵,被韓大山給揮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買給你吃的。***笑著把包裝袋撕開遞給了孩子。孩子躲在韓大山的懷裡,有些膽怯的接了過來。

出去的時候***拿出了愛心卡,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我們要走了,這是我的電話,記住,有什麼事你就直接打給我,老韓,你的身體不好,遇到事情千萬不要再一個人扛著了。他握住了韓大山的手,韓大山有些激動,兩隻手都團了過去。在門口我們向韓大山揮手告別,他和他的孩子使勁揮著手,動作有些誇張,但那瞬間我看見他的眼圈有些發紅。

再見!

風依舊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經結了冰。嘴邊的哈氣讓眼前感覺霧氣蒙蒙。***和班子成員已經離開,這時我回過頭看了一下,韓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風中,不住的揮著手,那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像兩尊雕像一樣佇立在風中,他佝僂的身體在遠處看來更加微小了。

再見!再見,我們還會回來的

貧困戶中,韓和平媳婦常年臥床,兒媳婦走失,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自己一個人照顧痴呆的孫子。

韓保新離異,自己輕微腦癱。家中無勞動力。

韓平定六十二歲,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家中無勞動力。 萬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務工,七十多歲公公在家照顧孩子

此一行一共對二十戶貧困戶、留守戶、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進行了慰問,其中對突出的韓小永,韓保新等人進行了座談。目前,我們的社會主義還處在發展中階段,還有很多人需要黨、需要政府的關懷,我們也會不懈努力,竭我們所能的儘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會各個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盡我們所能,共同去關懷這個大家庭中落後的人們,讓我們共同攜手,發展社會主義,奔向幸福。

篇三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精準扶貧檢查工作,對各項工作進行查缺補漏,補齊各種檔案資料,今天我和班子成員及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到掛鈎點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上午8:30時從平原出發,於10時左右到達我單位的掛鈎點所在的鄉鎮。到鄉鎮後,我們直接先去當地鎮政府,駐村工作隊員小許要去拿5份材料,5份材料為貧困戶認定通知書、房屋基本情況表、危房認定情況表、建檔立卡戶明白卡、光榮脫貧證,根據鎮脫貧辦自查的結果,認為單位的這五項資料不全,需要全部補齊,領到資料後,我們分成兩組到掛鈎戶家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實地測量房屋的面積的大小、查看房屋的穩固情況等,並將相關信息一一填在各種表格中,最後再讓戶主簽字確認,同時將明白卡和光榮脫貧證張貼在門前顯眼的位置上,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否脫貧和建檔立卡戶的家庭情況,這幾項工作全都是細活,完成一戶的工作致少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到上午12:30分,才完成了11戶,鎮上工作人員幾次打電話叫我們過去吃飯,要再將2戶的工作做完,致少要到1點半,我們決定先去鎮政府吃午飯,待吃完飯再來做剩下2戶的工作,到鎮上吃過中午飯後,我們不敢休息,又到掛鈎戶家中開展工作,下午3時才將入戶工作做完。之後我們又到掛鈎點所在的團結村查看整理建檔立卡戶的各項資料,直到下午5點才將全部資料檔案整理完畢。

通過今天的工作,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平時開展的工作雖然很重要,但是將平時工作的檔案收集並進行歸檔,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別人只有通過這些檔案資料才能了解我們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及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