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雄的小學生日記三篇

篇一

雷鋒,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雷鋒,一個動人的名字;雷鋒,一個感動過多少中華兒女的名字;雷鋒,是一個偉大的名字,是一個偉大的中國人的名字!

雖然雷鋒很早就去世了,但他所做過的一切都留在中華兒女心中:是誰為戰友洗了襪子?是誰為戰友換了被子?是誰幫助老奶奶找到了孩子?是誰救起了落水的兒童......但雷鋒所留給的全部都是沒有名字。

有一次,團長給雷鋒和他的戰友們安排了一個任務,他們一直乾呀乾呀,豆大的汗珠從雷鋒的額頭上滾落下來。終於該吃午飯了,大家都大口大口的吃著自己帶的飯,心裡美極了,雷鋒當然也不例外,突然,雷鋒發現一個戰友沒有吃飯,便走過去關心的問道:“小李,你怎么不吃飯呀?”小李不好意思的說:“今天早上我多吃了一份,所以中午就不吃了。”“那怎么行呢。”說著雷鋒就把自己的飯給了戰友。“謝謝”戰友手捧著雷鋒的飯,心裡特別感動。

真的,雷鋒真的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雷鋒,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雷鋒,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一雙援助之手是多么重要;雷鋒,謝謝你,你讓我看見了什麼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

謝謝你,雷鋒,我心中的英雄,我向你學習,向你致敬!

篇二

曾經,有一群最可愛的人在烽火連天的戰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堅固的防線。“血戰乾坤赤”,他們前仆後繼,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奮勇拼搏。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拜望了其中一位老戰士——解益和爺爺。

眼前是一座不大而又樸素的民宅,我剛走近,就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解爺爺扶著門框出來了,看見我們,眼裡滿是歡喜,多慈祥的老人啊!我們獻上鮮花,靠著爺爺坐了下來。

解爺爺是1934年8月出生的。他剛12歲(虛歲)時,村里來了一位新老師,這個老師經常關心幫助他,還給他和夥伴們講抗日救亡的形勢和道理。原來,這位老師是一位秘密的地下黨工作者。受老師影響,解益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參軍上了戰場。與他同一批上戰場的74個黨員中,解益和的年紀最小。時光荏苒,而今,那批老戰友只剩下他一個了。雖然解爺爺82歲了,但是說起這些自豪的往事依舊神采飛揚,記憶猶新。

解爺爺是通訊員,無數次在敵人眼皮底下潛伏於稻田裡,稍稍一動,奪命的子彈就會毫不留情地飛來。12歲,本還處於金色的少年,懂事的解爺爺卻背井離鄉,抱著比他人還要高一寸多的槍奔赴硝煙瀰漫的前線。戰場,就是一個陰森森的吞人魔窟。解爺爺那時還很小,條件艱苦,大腦里也沒有什麼特別高尚的想法,他就想為趕跑日本鬼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經意間,我聽到了解爺爺這樣一句話: “吃過千家飯,睡過萬家床”。當年的辛苦,可見一斑。不僅如此,他剛參軍,部隊就要到淮陰攻擊日本鬼子,他義無反顧地隨著部隊趕到了淮陰參加戰鬥。

那時,他和戰友們一天要跑幾十里路,全天都須待命打仗,他還要負責傳送情報。我實在不能想像,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成天在生死線之間與死神賽跑,還無怨無悔。說著說著,謝爺爺的眼裡煥發出了光彩,仿佛又變回了當年那個身穿軍裝英姿勃發浴血奮戰的小戰士。聽著聽著,有這樣一幅畫面浮出我的腦海:驕陽似火的盛夏,一個小男孩頂著烈日,堅定地走在人煙稀少的郊外,汗水打濕了他的衣衫;北風凜冽的寒冬,鵝毛大雪擋不住小英雄為了革命奔走的腳步。不管天多黑路多難走,也不管敵人盤查多危險,我們的小通訊員總能按時將情報送到指定地點。

打游擊戰通常是在夜晚,爺爺多次在死人堆中匍匐前進。那要克服多大的恐懼呀!我忍不住問解爺爺:“爺爺,您參加過那么多次戰鬥,有沒有受過傷啊?”解爺爺聽了,頗有感慨,“參加革命,犧牲都是常有的事,哪會不受傷呢?”他邊說邊撩起襯衫,給我們看了身上的傷痕。我們這才知道,爺爺的肋下,至今還有彈片沒有取出來呢。他又捲起褲管,指著腿上的傷疤說:“我這腿呀,光是腿骨就斷過兩三次了。以前醫術不發達,再加上我稍微好點就想早點回到部隊,沒休養好,就留下了後遺症,後來腿腳一直不怎么靈活。這一到陰雨天啊,身上的傷和斷過的腿骨頭就會痛,麻煩著哩。”我們這一行人聽得都心驚膽戰。

有同學好奇地問解爺爺:“您當時出生入死地傳遞情報,隨時可能倒下。現在回想,您後悔嗎?”解爺爺乾脆地回答:“跟著黨乾,不後悔!”我深深地震撼了,老爺爺的堅定信念令我萬分欽佩。他冒著槍林彈雨,將生死置之度外,嘴上念念不忘的還是黨的恩澤。

解爺爺越說越激動,忍不住又談起黨和政府對他的關心。“好在黨一直沒忘了我們這些老同志,年年有人來慰問我。去年我胃部動手術,醫院看我是退伍老兵,沒要我一分錢,照顧得也非常周到。當時我就想,國家對我們這么好,為了革命吃的苦受的罪,值了。”解爺爺不愧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一位功勳卓著的老戰士!

建國七十幾年來,解爺爺受過的表彰數不勝數。翻開那些記錄了光輝歲月的泛黃的獎狀證書和勳章,我能感受到解爺爺為革命付出的汗水甚至鮮血。最後,解爺爺不忘叮囑我們好好學習,並且高興地誇讚我們:“我們國家的未來後繼有人嘍!”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一位名叫解益和的同志以行動,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解爺爺,您放心,即使在人民安居樂業、生活無憂的今天,我們依然會謹記您的教誨和期望,珍視和平,擁抱未來,努力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篇三

我的姥爺是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退休工人,個子很高,皮膚黝黑。接我放學是他的工作,六年來風雨不誤。但他卻經歷了一段不平常的歲月,說起這段經歷平常不多言的姥爺也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在烏蘇里江中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島,據姥爺說那個只有我們家的樓房那么大,曾經蘇聯想把他據為己有。姥爺和他們團的戰士就擔任著守衛珍寶島的艱巨任務。姥爺說那裡的環境十分惡劣,雨季里他們住在防空洞裡,防空洞裡

的水有齊腰深,姥爺一邊用按摩錘敲打著腿,一邊用一隻手在腰部比量。老爺繼續說:“我們不得不把床吊起來,躺在上面,有時一早起來發現自己都是睡在水裡,冬天我們夜裡放哨一放就是十二小時,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睡在雪地里。”聽到這裡我不禁震驚了,就算我們冬天不蓋被睡在地上都會被凍僵,可老爺和他的戰友卻要在沒腿的雪地里睡覺。老爺還告訴我有一次他去團部開講用會,姥爺的帽子沒系好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到了團部發現臉已經凍得像木板一樣硬,化了之後兩個腮幫子上腫起了兩個大水泡。

我聽得聚精會神,姥爺講得更起勁兒了,姥爺依舊用按摩錘有節奏地敲打腿部,他的聲音更加鏗鏘有力,一邊用手比劃著名,一邊說:“上次蘇聯這開來了一輛坦克,陷在地里出不來了,我國為研究敵人的武器,讓一個團的人拉坦克,蘇聯當然不讓,要用大炮轟毀了坦克,我們一個團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拉坦克,但五百人拉五分鐘就拉不動了,最後把坦克的炮塔都拉下來了,蘇聯終於放棄了,最後我們派了一台拖拉機把它拉了出來。”說到這兒,姥爺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他說:“現在我們的戰利品——坦克T163還保存在中*事博物館裡。”我在心裡暗暗感嘆,我的姥爺竟有如此不平凡的經歷,我從不知他經竟經歷了如此殘酷的戰爭,在我看來這些只存在於*中。

姥爺被我的崇敬的眼神鼓舞,臉上寫滿了驕傲,他接著說:“當珍寶島被奪後,學生們都自發地給我們寫慰問信,每個人都能收到一麻袋地的信。”姥爺說一位和他同名的女孩的信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姥爺給她寫了回信,並把一枚珍寶島的樹葉夾在信中,後來這封回信在女孩的學校的大會上朗讀,並被裝裱起來,掛在牆上,說到這姥爺得意得像個受到表揚的孩子。但當姥爺說到他的很多戰友因為踩到地雷而犧牲時,興奮的眼光黯淡了。

聽著姥爺的講述,我心中陡然升起無限的敬意。英雄是什麼?英雄是平凡人,正是像姥爺一樣的許多無名英雄,他們將自己壯麗的青春獻給了滿天飛雪的珍寶島。那裡沒有絢麗的舞台,沒有仰慕追隨的冬粉,更沒有*澎湃的掌聲,他們把自己的熱血與生命揮灑在祖國的邊疆,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們崢嶸歲月的但若能投入到祖國建設的洪流中,就可以成為平凡英雄,平凡的力量最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