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心情日記

解放前我家很窮,窮的令人無法想像和難以置信。

住,全家6口人,住在僅比6個團箕大一點草棚里,既是臥室,又當廚房。為了生存,父親常年在外做長工,兩個哥哥也被迫外出打短工或放牛。只有母親帶著姐姐和我在家。食,由於我家沒有田地,常年累月,每天只有兩頓菜稀粥,那粥稀得能當鏡子,真是一吹三道浪,一喝九條溝。到了青黃不濟季節,連菜稀粥也難以為繼。穿,夏天洗衣不曬衣,冬天火桶當棉衣。這就是說,夏天洗澡後,因無衣換,每人用塊破布披在身上,把換下來髒衣放在水桶里搓一搓,攤在鍋台上,利用鍋台餘溫烘乾,翌日起床繼續穿。冬天沒有棉衣穿,全靠在火桶里取暖禦寒。聽母親說,我在未滿兩周歲的那年,曾發生一起因烤火過多,導致小便不通,幾乎喪命。

事情發生在1948年的冬天,據說那年冬天奇異寒冷,滴水成冰。屋檐下的冰溜子結得老長,有的直拖到地,象是一把把利刃插在地面上,寒光閃閃,寒氣逼人。就在這年臘月初五的中午,母親見我煩躁不安,哭叫不停。她跟往常一樣,以為我是肚子餓了,就餵水給我喝,見我滴水不飲,哭聲不止。她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妙,猛然想起我一個上午未見小便,她在屋裡急的團團轉。在那個年代窮人找醫生連想都不敢想,再說我家住在偏僻山村,方圓50里沒有一家醫院,她心急如焚,只好討教本村老人。我家祖住李家沖,該村很小,只有十幾戶人家,但本村有位年過古稀老大爺,是我同宗長輩,他並非一般鄉農,年輕時曾闖過江湖,跑過碼頭,做過藥材生意,尤其是對小兒患病的診治頗有經驗,當地人稱他是“土郎中”。母親慌忙把他請到我家,他用手摸摸我的頭,又捏捏我的身子,見我未穿棉衣,衣著單薄,當即對我母親說:“你家孩子小便不通,八成是烤火太多,上火啦!若吃個醃鴨蛋可能有效。”醃鴨蛋雖不是貴重的東西,但在寒冬臘月,想吃到它並非易事。母親送走老人後,立即問遍全村十幾戶人家,都說現在沒有。

母親沒有灰心,回到家中,用圍裙裹著頭,以擋風雪,急匆匆地向方村趕去。方村離我家只有3華里,擁有80多戶人家,但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那天又值風雪交加,刀子般的寒風捲起雪煙在山谷中翻滾、折騰。可想而知,一個小腳女人,在雪地里行走,舉步為艱,不堪構想。

母親頂風冒雪來到方村,在該村乞討約半個時辰,終於在一個姓何的大嬸家討了一個醃鴨蛋,母親喜出望外,拜謝何大嬸後,急忙趕回。當她回到家中,饑寒交迫,精疲力盡,本想休息一會,見我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哭不出聲。她硬撐疲倦不堪的身子,立即把醃鴨蛋煮熟。當她餵第一口給我吃的時候,見我又吐了出來,她心裡又是一陣恐慌,但很快恢復了鎮定,她把我吐出來醃鴨蛋用舌頭舔了一下,原來是鴨蛋太鹹難咽。那時我因年幼,用說教是行不通的。於是她只好把蛋黃弄成糊狀,把蛋白夾碎,再加上溫開水,連喝帶喂,足足花了比一頓飯還要長的工夫才餵下去。那醃鴨蛋雖然鹹的發苦,還略帶臭腥味,事實證明,它確實具有祛火通便作用,我吃下去僅一個時辰,小便竟突然解出來了。母親看見,高興地拍起巴掌,當即跪在門口地上,拜謝天地。

吃了一個醃鴨蛋,使我轉危為安,作用不可否定。但更重要的是母親給了我無私而又偉大的母愛,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沒有母親,就沒有我,我要永遠地感謝母親。

往事回眸,記憶猶新,難以忘懷。現在生活好了,更要牢記“兩個務必”,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